时间: 2025-05-04 15:0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00:10
廷尉风流才绝尘,最怜高髻歌阳春。
两鬟亦解倚瑟语,催送花前红袖舞。
黄张翰墨海内名,席上生风清夏宇。
封丘自倚笔势豪,不怕当筵赋鹦鹉。
对酒含情古所怜,乐事几时如过雨。
阮公炉边不拟归,陆郎班骓无用嘶。
长灯照出帘幙外,缺月堕落藩墙西。
斗酒双鱼何足贵,李侯气许山东吏。
正须新面杂青槐,千里紫蒪江上来。
长船刻玉流霞动,快引不须帆橹送。
自作新词碧牡丹,箸击杯翻钗坠凤。
芍药佳名闻昔人,满插不辞归帽重。
倒床任作鼻鸣雷,屋上啼乌还唤梦。
廷尉的风流才华无与伦比,最让人怜爱的是她那高髻的女子和她所唱的春天之歌。
她的两个侍女也会倚着瑟琴轻声细语,催促着在花前翩翩起舞的红袖。
黄张的书法在全国闻名,席间清风徐来,夏日的气息扑面而来。
封丘自信于自己的笔力豪放,丝毫不畏惧当场赋诗如鹦鹉。
举杯对饮,满怀情意,古人所怜惜的欢乐,何时才如骤雨般来临?
阮公的炉边我不愿归去,陆郎与班骓的马声也无用。
长灯照亮帘幕之外,缺月悄然坠落在围墙的西边。
斗酒与双鱼又算得了什么,李侯的气度可与山东的官吏相比。
正应当在青槐的树荫下,迎接来自千里之外的紫蒪。
长船上雕刻的玉器在流动中闪耀,快来引我,不必用帆橹送我。
我自作的新词描绘碧牡丹,箸击杯子,翻动着钗子,坠落如凤。
芍药的美名在往昔中早已流传,满头插着花也不在乎归帽的沉重。
任凭床上作响如雷,屋顶的乌鸦还在唤醒我的梦。
晁补之(1053年-1110年),字允和,号山人,晚号白石山人,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以豪放洒脱见称,风格独特,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同鲁直文潜饮刑部杜君章家次封丘杜观仲韵》是晁补之与友人在一个饮酒聚会上作的诗,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诗中描绘的饮酒作乐场景,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在结构上运用了丰富的对仗和修辞,展现出晁补之高超的诗歌技巧。全诗围绕着“饮酒”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从开头的“廷尉风流才绝尘”,就设定了一个高雅的氛围,诗人在这个场景中不仅描绘了饮酒的乐趣,还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与眷恋。
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高髻”、“红袖舞”、“黄张翰墨”等,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愉悦的气氛。特别是“对酒含情古所怜,乐事几时如过雨”,通过对过往快乐时光的回忆,流露出一种人生短暂、珍惜当下的哲思。
而后半部分的描写更是将场景推向高潮,长灯、缺月、斗酒等意象交替出现,展现了诗人对夜晚饮酒的沉醉与思考。尤其是“长船刻玉流霞动”,让人感受到那种动感与美感,仿佛身临其境。整首诗不仅是一首饮酒的乐章,更是一曲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友谊的礼赞。
整首诗以饮酒为线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通过对饮酒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豪情与洒脱,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由、享受生活的精神。
《同鲁直文潜饮刑部杜君章家次封丘杜观仲韵》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高髻”象征着什么?
“阮公炉边不拟归”中的“阮公”指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