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6:11
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
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将要前往吉州拜访王使君叔的王牧,细细的青草覆盖着绿洲,王孙们不怕薄游闲逛。年纪尚轻,正是初次披上冠带的年华,文采和气质仍像旧时的弓和皮裘。野外的渡口百花争相开放,春日的池塘水流潺潺,令人心生惆怅。使君若能怜惜小阮,想必也会想到他倚门而愁的情景。
“王孙”这一称呼源自古代贵族,常用来形容出身高贵的年轻人。古代文人常以“王孙”的身份自喻,表达对游玩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思考。“倚门愁”则可以理解为一种期待与失落的情感,体现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作者介绍:李嘉祐,唐代诗人,其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善于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与王牧之间的送别场合,表达了他对朋友前往吉州的祝福与不舍之情,反映出当时文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李嘉祐的《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春日的自然景色与人物的情感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的开头以“细草绿汀洲”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传达出一种轻松的氛围,接着通过描写年轻的王孙耐心游玩,展现出青春的无忧无虑。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不禁回首往事,感慨年轻时的年华与文采,而“文体旧弓裘”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对往日的怀念。
在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时,诗人巧妙地运用“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来表现春日的活力与流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最后一句“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友人的离去使他感到孤寂和思念,希望使君能够理解小阮的忧愁。这种情感的波动让整首诗有了更深的层次,既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友人的情感寄托,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珍惜与对友谊的向往,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深情的祝福。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倚门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年华初冠带”中的“冠带”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送李少府谒李太白》同样通过描绘送别场景,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两首诗都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但李嘉祐的作品更侧重于青春的感慨与自然的生机,杜甫则更加注重于历史的厚重与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