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3:32
昔在虚皇府,被谪下人间。
笑骑白鹤,醉吹铁笛落星湾。
十二玉楼无梦,三十六天夜静,
花雨洒琅玕。瑶台归未得,
忍听洞中猿。也休休,无情绪,炼金丹。
从来天上,神仙宫府更严难。
翻忆三千神女,齐唱霓裳一曲,
月里舞青鸾。此恨凭谁诉,
云满武夷山。
曾经在虚幻的皇宫中,被贬谪到人间。
我骑着白鹤,醉意朦胧地吹奏着铁笛,星星的波澜如水湾般荡漾。
在那十二座玉楼中没有梦境,三十六天的夜晚静谧无声,
花雨洒落在琅玕的石阶上。想要回到瑶台却无法实现,
只能忍听洞中的猿鸣。也罢,罢了,
无情绪,无欲望,炼就金丹。
自古以来,天上的神仙宫殿是如此艰难难得。
回忆起那三千位神女,齐声唱起霓裳舞曲,
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的青鸾。
这份恨意又能向谁倾诉呢?
云雾缭绕,笼罩着武夷山的景色。
葛长庚,字仲明,号天涯,宋代著名词人,与李清照齐名,擅长描写山水及人情,作品多具有浓厚的抒情特征。
《水调歌头 其一》创作于作者被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对仙界的向往与对人间孤独的感慨,通过回忆过往的美好时光,寄托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水调歌头 其一》是一首充满幻想与现实交织的抒情诗。诗中以“昔在虚皇府”为引,开篇即设定了一个神秘的背景,描绘了诗人曾经的仙人生活。而后转向人间的孤独,诗人骑鹤、吹笛,展现出一幅自由自在的画面,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失去的惋惜。尤其是“瑶台归未得”的沉重感,表现了诗人心中无尽的遗憾。
诗的后半部分,回忆起“三千神女”齐唱霓裳的美好景象,透出对往日繁华的强烈怀念。然而,这份美好又与现实的无奈相对立,结尾“此恨凭谁诉,云满武夷山”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渲染出一种深沉而无奈的孤独感。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理想和人间孤独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失落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通过对美好往昔的回忆,诗人寄托了对自由、真挚情感的渴望,反映了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思考。
“昔在虚皇府”中的“虚皇府”指的是:
A. 现实中的宫殿
B. 仙界的居所
C. 人间的城市
答案:B
诗中“瑶台归未得”表达了诗人:
A.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B. 对现实的满足
C.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A
诗的结尾“云满武夷山”意在表达:
A. 自然的美丽
B. 诗人的孤独与惆怅
C. 生活的乐趣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