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1:06
鹊桥仙 题红绿梅
作者:沈善宝 〔清代〕
江南江北,水边月下一样横斜疏影。
昨宵花底独寻诗,又惊得霜禽梦醒。
香生绛雪,寒生翠袖,绝似罗浮仙境。
折枝欲寄垄头云,应不怕东风吹尽。
在江南和江北,水边的月光下,影子斜斜地投射。昨夜在花下独自寻诗,突然惊醒了梦中的霜禽。花香如绛雪般芬芳,寒意如翠袖般柔美,简直就像罗浮山的仙境。折下一枝梅花想寄给云朵,应该不怕东风将它吹尽。
“罗浮仙境”出自古代文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罗浮山是道教名山,常被视为仙人居住的地方。诗中提到的“东风”常常与春天、希望相关联,意味着诗人对未来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沈善宝,清代诗人,生于江南,以擅长咏梅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频繁吟咏梅花之时,反映出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以及对清冷环境的独特感受。
《鹊桥仙 题红绿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观察与感悟。诗的开头描绘了江南江北水边的月光,水面上斜斜的影子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的宁静。接着,诗人回忆昨夜在花下独自寻诗的情景,突如其来的梦醒带来一丝惊讶,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香气和寒意交织在一起,令整个场景如同罗浮仙境般美丽,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应不怕东风吹尽”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理解与接受,尽管风将梅花吹散,但那份情感与美好是永存的。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哲思。
逐句解析
江南江北,水边月下一样横斜疏影。
描述了两地的相似景象,强调了自然的普遍美。
昨宵花底独寻诗,又惊得霜禽梦醒。
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对灵感的渴求。
香生绛雪,寒生翠袖,绝似罗浮仙境。
通过香气和寒意的对比,塑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折枝欲寄垄头云,应不怕东风吹尽。
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无常的坦然。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罗浮仙境”指的是什么?
诗的意象中,“香生绛雪”主要表达了什么?
“应不怕东风吹尽”传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