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0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0:11
当时轻负春归去,回头夜阑花瞑。
絮雨挑灯,芳笺写恨,多少悲欢情境。
离愁记省。有苔掩龙文,镜销鸾影。
不道而今,梦魂难入四禅定。
微霜渐侵鬓顶。几年留滞里,宽尽衣领。
榴火烧红,蒲尊献绿,又是一番风景。
家山路永。甚酒奠泉台,香焚土鼎。
剩有琼枝,尚蓬蓬耐冷。
当时轻轻地背负着春天的离去,回头望去,夜晚的灯下花朵已沉沉入梦。
细雨飘洒,点亮灯光,我在香纸上写下心中的怨恨,多少悲欢交织的情境。
离愁在记忆中萦绕。苔藓掩盖了龙的纹饰,镜子消失了鸾鸟的影子。
不知如今,梦魂难以进入四禅定境。
微霜逐渐侵袭我的鬓发,几年在此滞留,衣领也宽松了。
石榴花烧红,蒲尊酒献绿,又是一番风景。
回家的路依然漫长,酒杯在泉台上举起,香气缭绕土鼎。
还剩下琼枝,任凭寒冷也依然蓬勃。
作者介绍:常燕生,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受到后人推崇。其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的关系,风格婉约而不失深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春天的离去和个人情感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台城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离去和内心的惆怅。开篇以“轻负春归去”引入,轻盈的语气中透出一丝忧伤,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短暂与转瞬即逝。接着,诗人通过“夜阑花瞑”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哀伤的夜晚氛围,花朵在夜色中入梦,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在“絮雨挑灯,芳笺写恨”这一句中,细雨和灯光交织,仿佛在映射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随之而来的“多少悲欢情境”则更深入地揭示了诗人对于过往情感的反思与回忆。离愁的无奈与记忆中的缠绵交织,让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哀愁。
最后,诗人用“榴火烧红,蒲尊献绿”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虽身处离愁中,却依然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显示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整首诗在情感的深度与意象的丰富性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与思索,虽有离愁,但也对生活的美好和前景充满期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夜阑花瞑”,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夜晚花朵盛开
B. 夜深时花朵入梦
C. 夜晚花朵凋零
D. 夜晚花朵香气四溢
“榴火烧红”中的“榴”是指:
A. 苹果
B. 橘子
C. 石榴
D. 桃子
诗中提到的“四禅定”代表:
A. 一种饮品
B. 四个宁静的精神状态
C. 四种花卉
D. 四个季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