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闺杂咏·自迷》

时间: 2025-07-27 22:32:00

诗句

苍生千里望云霓,何事英雄去路迷。

见说九重新有梦,济川人在此岩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32:00

原文展示

春闺杂咏·自迷
作者: 华岳 〔宋代〕

苍生千里望云霓,何事英雄去路迷。
见说九重新有梦,济川人在此岩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苍生在千里之外仰望着美丽的云霓,然而却不知为何英雄们在前行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听说九重天上又有新的梦境,但济川(指济世之人)正驻足于此岩西。

注释

字词注释:

  • 苍生:指普通百姓,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
  • 云霓:云彩和虹霓,象征美好和希望。
  • 英雄:指有才华或力量的人,通常是指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
  • 路迷:迷失了前行的道路。
  • 九重:指天上的宫殿或高处,常用以形容天界。
  • 济川:济世救人的人。

典故解析:
“九重天”取自古代对天界的描绘,通常与神仙、梦境等相关联,象征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济川人”可能指代一些历史上以救助百姓著称的人物,强调对社会责任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用词简练,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反映了诗人对苍生困境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期待。诗人通过对比苍生的苦难与英雄的迷惘,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四句简洁的文字,展现出深刻的社会关怀和哲理思考。开头的“苍生千里望云霓”,描绘了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他们在苦难中仰望着希望的象征。接下来的“何事英雄去路迷”,则将视角转向那些应当引领苍生走向光明的英雄,表达了对英雄迷失方向的失望和无奈。最后两句提到“九重新有梦”,暗示着对未来美好的期盼,但“济川人在此岩西”又将焦点拉回到现实,强调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到对现实的思考,再到对未来的追求,层层递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入观察和思考。诗中以自然景象与人事相结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苍生千里望云霓:普通百姓在千里之外仰望美丽的云彩和虹霓,象征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何事英雄去路迷:却不知为何,那些应当引领他们走出困境的英雄却迷失了方向,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质疑。
  • 见说九重新有梦:听说天上又有新的梦境,暗示着理想的存在。
  • 济川人在此岩西:然而,真正能够济世救人的人却停留在此,反映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修辞手法:

  • 比喻:云霓和梦境象征着希望和理想。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和意境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苍生与英雄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和人们命运的深切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生:象征普通百姓,反映社会的困境。
  • 云霓:象征希望和理想。
  • 英雄:象征引领者和责任者。
  • 九重:象征高远的理想和梦境。
  • 济川:象征救助和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苍生”在诗中指代的是:
    A) 英雄
    B) 普通百姓
    C) 神仙
    答案:B

  2. “九重”在诗中象征着:
    A) 地狱
    B) 天界
    C) 人间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济川人”指的是:
    A) 普通人
    B) 救助百姓的人
    C) 英雄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苍生疾苦的关注。
  • 李白的《将进酒》: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对比:
比较华岳的《春闺杂咏·自迷》和李白的《将进酒》。华岳侧重于对社会现状的感慨,李白则通过豪放的情感表达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二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方式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杜甫与李白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次韵立春后余寒二首 游东山 其二 次韵彦博中秋不见月 偶成 吊无为照老三首 投晁子止制置三首 留黄思忠 益昌道中次兄长韵二首 游虎丘次仲甄韵 偶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谠论侃侃 昌亭旅食 细则 雨字头的字 大字旁的字 因人设事 错开 山字旁的字 草率了事 包含硫的词语有哪些 业峻鸿绩 钤山 屮字旁的字 逼取 高字旁的字 墙外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