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43
山水吟
闽之山峨峨,可以接穹苍。
闽士孕其秀,胸次尤难量。
闽之水滔滔,可以烛妍丑。
闽士生其间,其美不容。
君不见周家社稷生甫申,
崧岳当年曾降神。
又不见千里秀气钟三苏,
眉山草木皆焦枯。
我生恨不由河洛,
虚负三光并五岳。
地灵人杰推江东,
人物风流兼磊落。
顾此闽之东,自古多英雄。
求其为绝称,独一忠穆公。
公今已即世,后世谁可拟。
惟有詹仲通,一人而已耳。
仲通何如人,景星与凤凰。
不险亦不深,山高兮水长。
这首诗描绘了闽地的山水之美,赞颂了闽地的人杰。诗人感叹闽山巍峨高耸,似乎能够直通苍穹;而闽水奔流不息,可以照见美丑。在这里生活的人才俊之士,才华横溢,难以估量。诗中提到周朝的开国之君和崧岳的神灵,目的是强调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接着提到苏轼等人,表达了诗人对其才华的钦佩与惋惜。诗人自感生而不在河洛,虚负了先贤的光辉,感叹江东的俊才辈出,风流人物层出不穷。尤其提到忠穆公,认为他是最为杰出的人物。如今忠穆公已逝,后世可与之相提并论的唯有詹仲通。最后,诗人用景星与凤凰来比喻詹仲通,表现其卓越非凡,山水虽不险峻,却长久不衰。
作者介绍: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个人情怀,强调人杰地灵的关系。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一个对历史人物和文化有深厚认识的背景下,诗人试图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人文精神和英才辈出之地的特征。
《山水吟》以闽地的山川为背景,诗人在此基础上抒发了对人杰的钦佩与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诗开篇以“闽之山峨峨,可以接穹苍”引入,展现了闽地山的雄伟壮丽,接着通过“闽士孕其秀,胸次尤难量”引出了对人才的赞美,表现出对闽地士人的高度评价。
在诗中,诗人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强调了杰出人物在国家兴亡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尤其是提到的忠穆公和詹仲通,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杰的敬仰。整首诗流畅的韵律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以及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闽地的山水为背景,强调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当代人才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闽之山可以接什么?
谁是诗中提到的唯一的绝称人物?
诗中提到的“三苏”指的是哪三位?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