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8:53
原文展示:
山池 文同 〔宋代〕
偪侧苍苔地,左亻右瓜邪白石池。 数枝红菡萏,几尺碧涟漪。 鱼鳖争香饵,儿童簇钓丝。 爱来芳荫下,每日日西时。
白话文翻译:
狭窄的苍苔地上,有一个弯曲的白石池。 几枝红色的荷花,几尺碧绿的水波。 鱼鳖争抢着香饵,孩子们聚集在钓丝旁。 喜欢来到芳香的树荫下,每天太阳西下时。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这首《山池》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池塘景象,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文同在乡村闲居时所作,通过描绘一个小池塘的景象,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池塘景象。首句“偪侧苍苔地,左亻右瓜邪白石池”通过“偪侧”和“左亻右瓜邪”形容池塘的狭窄和弯曲,给人以小巧玲珑之感。接着,“数枝红菡萏,几尺碧涟漪”用“红菡萏”和“碧涟漪”描绘了池塘中的荷花和水波,色彩鲜明,生动传神。后两句“鱼鳖争香饵,儿童簇钓丝”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池塘边的热闹场景,鱼鳖争食,儿童垂钓,充满了生机和乐趣。最后,“爱来芳荫下,每日日西时”表达了作者对这片景色的喜爱,每日黄昏时分,他都会来到这里,享受自然的宁静和美好。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恬淡,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偪侧苍苔地,左亻右瓜邪白石池。
数枝红菡萏,几尺碧涟漪。
鱼鳖争香饵,儿童簇钓丝。
爱来芳荫下,每日日西时。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乡村池塘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左亻右瓜邪白石池”形容的是什么? A. 池塘的形状 B. 池塘的颜色 C. 池塘的位置 D. 池塘的大小
“数枝红菡萏”中的“菡萏”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莲花 C. 水草 D. 水藻
诗中“鱼鳖争香饵”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