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3:4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3:47:39
原文展示: 高密长公主挽歌 上官仪 〔唐代〕 湘渚韬灵迹,娥台静瑞音。 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沉。 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 寂寞平阳宅,月冷洞房深。
白话文翻译: 在湘江之滨隐藏着神灵的足迹,在娥皇台静静地回响着吉祥的声音。 凤凰随着清脆的箫声远去,鸾鸟随着幽深的镜子沉没。 霜降时华美的芙蓉花凋落,风前银烛的光芒逐渐侵蚀。 在寂寞的平阳宅中,月光冷冷地照进深深的洞房。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上官仪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这首诗是为高密长公主的逝世而作的挽歌,表达了对公主的哀悼和对宫廷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高密长公主是唐代的一位公主,她的逝世引起了宫廷内外的哀悼。上官仪作为当时的文学家,受命创作挽歌,以表达对公主的敬意和哀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湘江、娥台、凤凰、鸾鸟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哀伤的氛围。诗中“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沉”一句,以凤凰和鸾鸟的离去,象征公主的逝世和宫廷的寂寞。后两句“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进一步加深了哀伤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上官仪的诗歌才华和对公主的深切哀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湘江、娥台、凤凰、鸾鸟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高密长公主的哀悼和对宫廷生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宫廷居所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哀伤的氛围,充分展现了上官仪的诗歌才华和对公主的深切哀悼。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凤逐清箫远”中的“凤逐清箫”比喻什么? A. 公主的逝世 B. 宫廷的寂寞 C. 神秘的氛围 D. 吉祥的声音 答案:A
诗中“鸾随幽镜沉”中的“鸾随幽镜”赋予了什么? A. 人的行为 B. 神秘的氛围 C. 吉祥的声音 D. 深邃的境界 答案:A
诗中“霜处华芙落”中的“华芙”象征什么? A. 美丽和凋零 B. 神秘和吉祥 C. 光明和消逝 D. 深邃和寂寞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