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2:59
原文展示: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 已是秋阴更夕曛,乱山高下起寒云。 危楼愿见客何处,远笛不知人厌闻。 身外流年波渺渺,眼前生事叶纷纷。 此愁万斛谁量得,直为重拈庾信文。
白话文翻译:
已经是秋天的阴沉加上傍晚的余晖,乱山高低起伏,升起寒冷的云雾。 在高楼上,我希望能看到客人从哪里来,远处的笛声不知是否让人厌烦。 身外的岁月如波涛般渺渺,眼前的生计如落叶般纷纷。 这种愁绪谁能衡量,只能再次拿起庾信的文集。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秋日山城远望时,感慨时事变迁,抒发个人情怀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文同身处山城,面对秋日的景色,感慨时光流逝,生活多变,心情沉重时所作。诗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山城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秋阴”、“夕曛”、“乱山”、“寒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阴沉、凄凉的氛围。诗中“危楼愿见客何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而“身外流年波渺渺,眼前生事叶纷纷”则深刻描绘了时光流逝和生活多变的无奈。最后两句“此愁万斛谁量得,直为重拈庾信文”,则抒发了诗人深重的愁绪,以及对古典文学的怀念和依赖。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多变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古典文学的怀念。通过秋日山城的景色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诗人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危楼愿见客何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远方的向往 C.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D. 对生活多变的无奈
“身外流年波渺渺,眼前生事叶纷纷”中的“流年”和“生事”分别比喻什么? A. 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多变 B. 自然的景色和内心的情感 C. 远方的声音和内心的孤寂 D. 古典文学的怀念和依赖
诗中“此愁万斛谁量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远方的向往 C.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D. 对生活多变的无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文同的其他诗作,如《晚望》、《秋思》等,这些作品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多变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