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2:01
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
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
共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
灯下的花为何如此欢喜,酒色如绿波般亲近。
在醉酒中我恍若客人,诗作成时感到神采飞扬。
战火的景象仍在眼前,儒家的学问何以谋生呢?
我们都被微薄的官职束缚,低头感到羞愧如同野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杜甫的诗总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常常反映出他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诗圣”,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诗风沉郁,作品多关注社会民生。
创作背景: 《独酌成诗》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之际。作者的孤独和无奈在酒中得到短暂的慰藉,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独酌成诗》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杜甫在醉酒中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作者通过“灯花”和“酒绿”两种意象,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氛围,仿佛在庆祝生活的美好。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喜庆逐渐被压抑的情感所取代,尤其是“兵戈犹在眼”一句,突显了社会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这里,杜甫不仅在表达自己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也在反思个人的无奈和挣扎。
“共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这两句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作者感到被低级官职束缚,内心的羞愧和无奈如同野人般失落。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使得整首诗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杜甫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性的认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揭示了个人在社会动荡中的无奈与孤独,体现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灯花”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美好生活
C. 孤独
杜甫在诗中对“微官”有什么感受?
A. 满意
B. 羞愧与失望
C. 无所谓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体现了什么?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
B. 对酒的享受
C.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李白的诗歌风格对比:
这样的对比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唐诗的多样性和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