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1:0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1:01:33
菩萨蛮
作者: 刘基 〔元代〕
月华泛滟秋塘草,
羁虫露泣芙蓉老。
空馆夜闻砧,
难为客子心。
故乡何处在,
云白天黏海,
天海共苍茫,
何时还故乡。
月光照耀着秋塘的草,
羁旅的虫子在露水中泣诉着芙蓉的凋零。
空荡的馆舍夜里听得砧声,
让远方的游子心情沉重。
故乡究竟在何方,
白云飘渺,天与海连成一片苍茫,
何时才能回到故乡。
作者介绍:刘基,字伯温,号景升,元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作品多以抒情和叙事为主,语言简练而含蓄。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基漂泊他乡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元代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许多人都经历了离乡背井的苦涩,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菩萨蛮》以清丽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夜的景象与游子的思乡之情。开篇便是“月华泛滟秋塘草”,月光洒在秋塘的草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惆怅。随之而来的“羁虫露泣芙蓉老”,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接下来的“空馆夜闻砧”,通过夜深人静时的砧声,传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砧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尤为清晰,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回忆与渴望。最后几句“故乡何处在,云白天黏海”,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白云和辽阔的天海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模糊的归路,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多种自然元素,月光、露水、秋塘等,构建出一种淡雅而伤感的氛围,使得游子的孤独与思乡情愈发显得深刻而真切。同时,诗中流露出的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普遍的共鸣,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无奈,表现出一种深沉的乡愁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月华泛滟”形容了什么景象?
A. 月光照耀
B. 太阳升起
C. 星星闪烁
“羁虫露泣”中提到的“泣”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愤怒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大自然
B. 思乡与孤独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