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5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53:34
自都回至通州寄普达世理原理二首 其一
作者: 刘基
旦辞文明门,回首望宫阙。
长云拥蓬莱,烟雾中滃郁。
相去不崇朝,杳若隔溟渤。
扁舟指吴云,离梦萦燕月。
虽怀归乡欢,复怆知己别。
裁诗寄悠悠,感念深至骨。
早晨离开文明之门,回头望向宫阙。
长长的云彩环绕着蓬莱,烟雾中显得朦胧而浓厚。
我们之间的距离不像崇朝那样近,仿佛隔着深渊和海洋。
小舟指向吴地的云朵,离别的梦萦绕着燕子与明月。
虽然心中怀有归乡的欢愉,却又因别离的知己而感到伤感。
我写下这首诗,寄托着无尽的思念,感念情谊深入骨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季高,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他以诗歌、散文和戏曲闻名,风格清新、洒脱,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基晚年,时局动荡,个人经历离别与思乡情绪,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惦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这首诗开篇即以“旦辞文明门”展现了诗人早晨离开的情景,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惆怅的感觉。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回首望宫阙”描绘出诗人对往日辉煌的回忆,那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回归的无奈。
“长云拥蓬莱,烟雾中滃郁”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境地,蓬莱象征着美好的归宿,而烟雾则暗示着现实的复杂和困惑。诗人通过对比,表现了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心理。
后面的“相去不崇朝,杳若隔溟渤”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遥远和无奈,扁舟指向吴云,更加突显了离愁别绪。最后,诗人感慨知己的别离和归乡的欢愉之间的矛盾,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回忆的珍视,值得我们深思与回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与思乡的深刻描绘,表达了对知己的珍视与对故乡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深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文明门”指的是什么地方?
“长云拥蓬莱”中的“蓬莱”象征什么?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