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1:1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1:15:59
闻道人家总避军,我亦独穿豺虎群。
莫思身外路多棘,且喜雨晴山出云。
林端石磴鹘自占,涧底风松猿共闻。
他年想象或梦到,两鬓白雪应纷纷。
听说人家都在躲避军队,我却独自穿行在豺狼虎豹之中。
不要想着外面的道路多么荆棘密布,且高兴于雨后的晴天山间云雾。
在林边的石阶上,鹰自得其乐;在涧底的松风中,猿声与我共鸣。
将来想起这些,或许会梦到,当时的我两鬓已经白发纷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豺虎群”象征着动荡和不安的环境,常用以表示战乱或危险的情况。“两鬓白雪”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衰老的无奈,反映出诗人对未来的思索和对往事的回忆。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在元末明初时期参与了反元斗争,后期得志,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刘基以诗词见长,作品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末明初,正值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身处动荡之中,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表现出对家乡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这首诗通过对军队和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孤独与坚定。开篇以“闻道人家总避军”引入,表明周围人因战乱而避世的状态,而诗人却选择了独自穿行在危险的“豺虎群”中,显得勇敢而不屈。诗中“不思身外路多棘”传达了他对外界艰难困苦的淡然态度,反而对雨后晴天的美景心生愉悦,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
在自然描写上,诗人细腻地描绘了鹰、猿等动物,与风声、松声相互交融,形成了生动的画面。这种自然的生机与人的孤独形成对比,使得整首诗既有孤独的哀伤,又充满了自然的美好。
最后两句“他年想象或梦到,两鬓白雪应纷纷”则是对未来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在动乱时代中的独特心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在动乱时代的孤独与坚定,反映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对未来人生的思索,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豺虎群”象征什么?
诗人的心态是?
“两鬓白雪”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