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3:3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3:39:09
月在天兮保高,我居世兮何卑。
高卑相去几万里,年年夜夜长相随。
明月入我怀,我揽明月辉。
妙明中间含万象,此时此境谁能知。
月亮在天上高高挂着,而我在世间却如此卑微。
高低之间相隔几万里,年年夜夜长久伴随。
明月映入我的怀中,我揽着明月的光辉。
这美妙的明亮中蕴含着万象,此时此境又有谁能理解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邃的哲理见长。他的作品常常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与自然景观,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明月歌》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坐在月光下,感受到月亮的高远与自身的渺小,因而产生了深刻的思索。此时的社会环境充满了动荡与不安,诗人常通过自然景象寻求内心的宁静。
《明月歌》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打动人心。诗人通过对高低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自身的渺小与无奈。在月亮的映照下,诗人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共鸣,仿佛明亮的月光将自身的情感与宇宙的浩瀚联系在一起。
诗中的“明月入我怀,我揽明月辉”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向往,尽管身处卑微,却依然能够感受到高远的光辉。这种情感上的对比,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令人深思。
最后一句“此时此境谁能知”则引发了人们的思考,诗人感慨自己处于这样一个宁静而又深邃的时刻,然而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和感受?这种孤独感与对理解的渴望,成为整首诗的情感核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高远的理想与卑微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心情,借助月亮的美好,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类处境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高卑相去几万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明月入我怀”中“明月”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例如,李白在《静夜思》中同样借月抒怀,但更多地侧重于思乡之情,而姜特立的《明月歌》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哲理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两者都通过月亮这一意象,表达不同层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