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闽中得家书》

时间: 2025-05-04 10:19:37

诗句

家书隔岁至,生死半一新。

新故无已时,悲喜俱伤神。

人生兹世间,谁是出世者。

有如独茧蚕,终日自缠裹。

迢迢碧海路,青鸟长来去。

安得挟双成,吹笙入烟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9:37

原文展示:

家书隔岁至,生死半一新。
新故无已时,悲喜俱伤神。
人生兹世间,谁是出世者。
有如独茧蚕,终日自缠裹。
迢迢碧海路,青鸟长来去。
安得挟双成,吹笙入烟雾。

白话文翻译:

家书隔了整整一年才收到,生与死的消息似乎都有了新的变化。新旧事物总是难以割舍,悲与喜交织令人心神俱伤。人生在这个世上,谁又能算是脱离世俗的人呢?就像那孤独的茧中的蚕,终日被自己缠绕。遥远的碧海之路,青鸟总是来去匆匆。如何才能携手共进,吹奏笙乐进入那烟雾缭绕的世界呢?

注释:

字词注释:

  1. 家书:指家人写给自己的信件。
  2. 隔岁:指一年之间。
  3. 生死半一新:生与死的消息似乎都有了新的变化。
  4. 新故:新事物和旧事物。
  5. 伤神:忧伤和思虑,伤害心神。
  6. 出世者:超脱于世俗的人。
  7. 独茧蚕:比喻孤独的人被自身的环境束缚。
  8. 碧海路:远方的路,象征着向往与追求。
  9. 青鸟:古代传说中传递消息的鸟,象征着信息的传递。
  10. 安得:如何能够。
  11. 挟双成:携手共进。
  12. 吹笙:演奏笙乐,象征着欢乐与和谐。
  13. 烟雾:隐喻复杂的环境或人生的迷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士元,号缙云,泉州人。姜特立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表达对家国的思念与关怀。

创作背景:
《闽中得家书》写于作者身处闽地,因隔年收到家书而感触颇深。诗中通过对家书的感受,反映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闽中得家书》是一首充满思乡之情的诗作,诗人通过家书这一媒介,表达了对亲情的依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家书隔岁至”,开篇就道出时光的流逝与信息的稀缺,仿佛在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时间的长河中变得愈加脆弱。接下来的“生死半一新”则暗示着生与死的界限并不清晰,亲人的消息可能带来新的变化,令人感到惆怅。

整首诗以对比手法深入探讨了人们在世俗生活中的挣扎与孤独。通过“独茧蚕”这一意象,诗人形象地描绘了个体在生活中的困境,仿佛被自我设限的环境所束缚。而“迢迢碧海路”则引发了对遥远未来的向往,青鸟的象征意义在于希望能够传递消息、沟通心灵。

最后的“安得挟双成,吹笙入烟雾”更是将诗歌推向高潮,表达了渴望与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尽管现实是复杂而模糊的。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姜特立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家书隔岁至:通过一年未见的家书,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2. 生死半一新:生与死的消息总是充满变数,令人感到不安。
  3. 新故无已时:新旧事物交织,难以割舍,表现出诗人的忧虑。
  4. 悲喜俱伤神:无论是悲还是喜,都会对心灵造成伤害,体现了复杂的情感。
  5. 人生兹世间:质疑人生的意义,探讨谁能真正超脱世俗。
  6. 谁是出世者:反思如何在繁杂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7. 有如独茧蚕:以蚕作比,揭示孤独与被束缚的状态。
  8. 终日自缠裹:强调生活的单调与无奈。
  9. 迢迢碧海路:描绘出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
  10. 青鸟长来去:青鸟象征着信使,寄托着希望与思念。
  11. 安得挟双成:表达了对伴侣的渴望,希望能携手共度人生。
  12. 吹笙入烟雾:意象模糊的烟雾,暗示人生的复杂与不确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独茧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孤独的状态。
  • 对仗:如“悲喜俱伤神”,表现出情感的交织与对比。
  • 象征:青鸟代表希望与信息的传递,增加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亲情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家书:象征着亲情与联系。
  2. 生死: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3. :象征着孤独与束缚。
  4. 碧海路:象征着追求与希望。
  5. 青鸟:象征着信息与沟通。
  6. 烟雾:象征着人生的复杂与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家书隔岁至,意味着什么?
    A. 家书每年都会寄到
    B. 家书隔了一年才到
    C. 家书从未寄出
    D. 家书内容很简单

  2. 诗中“青鸟”象征什么?
    A. 亲情
    B. 希望与信息
    C. 生命的无常
    D. 孤独

  3. 诗人如何看待人生的出世者?
    A. 生活在世俗中
    B. 超脱于世俗的人
    C. 不存在出世者
    D. 只有诗人才是出世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加强调家庭的温暖与团聚的渴望。
  • 《赋得古原草送别》:在思乡的情感中,更多的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 相关诗人研究论文与专著

相关查询

苏幕遮 亚子来海上才五日,明晨将返棹红梨,怅然赋此 苏幕遮 苏幕遮•屏边听浴声 苏幕遮 离情 苏幕遮(用伍先生韵和元规) 苏幕遮 秋旱喜雨 苏幕遮 其一 咏春 苏幕遮 柳眼 苏幕遮二首 其一 苏幕遮 咏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扭手扭脚 文衡 山陵崩 金字旁的字 籍马 议权 穷夕 覆亏 冠绝一时 閠字旁的字 批逆龙鳞 衔玉贾石 包含成的成语 彐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