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苏幕遮•屏边听浴声》

时间: 2025-05-07 16:50:31

诗句

兔华轻,萤照冷。

瞰浴潜来,转傍湘帘等。

谁料银屏遮凤胫。

小玉娇憨,枉赚黄金饼。

粉应消,珠定映。

唤取汤添,冷热心头省。

豆蔻方挼知未竟。

半晌才看,秃袖来花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0:31

苏幕遮•屏边听浴声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兔华轻,萤照冷。瞰浴潜来,转傍湘帘等。
谁料银屏遮凤胫。小玉娇憨,枉赚黄金饼。
粉应消,珠定映。唤取汤添,冷热心头省。
豆蔻方挼知未竟。半晌才看,秃袖来花径。

白话文翻译:

月光轻柔,萤火虫的光芒透着一丝寒意。透过窗帘,我看到有人在沐浴,轻声走来。
谁知道银屏挡住了那绰约的身影。小玉娇憨可爱,白白浪费了黄金般的美好。
脸上的粉妆该是褪去了,珠儿的光华也该是映照在镜子里。
叫人送来热水,冷热交替间让我心里清楚。
豆蔻花刚刚捣碎还未完成,半天才看见那身穿白衣的女子走过花径。

注释:

  • 兔华: 指兔子般轻盈的月光。
  • 萤: 指萤火虫,象征夜晚的微光。
  • 湘帘: 湖南的帘子,暗指窗帘,渲染出一种柔美的氛围。
  • 银屏、凤胫: 隐喻女子的美丽和优雅。
  • 小玉: 可能指年轻女子的名字,象征纯洁。
  • 黄金饼: 形容女子的美貌珍贵。
  • 豆蔻: 豆蔻花,象征少女的娇嫩与青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明代女诗人,因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受到后世赞誉。其作品常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处于女子文学逐渐兴起的时期,反映了女性在文学中开始展现自我情感的趋势。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生活细节与内心情感。

诗歌鉴赏:

《苏幕遮•屏边听浴声》是一首充满了细腻情感与生活气息的词。这首词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展现了一个女子在静谧中的思绪与感受。开头以“兔华轻,萤照冷”描绘出一个静谧而寒冷的夜晚,借助自然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孤独感。接着,诗人通过“瞰浴潜来,转傍湘帘等”引入了女子的沐浴场景,既表现出她的优雅,又传达了她的隐秘与羞涩。

词中“小玉娇憨,枉赚黄金饼”的描写,生动地将女子的美貌与内心的无奈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柔美的悲剧感。同时,诗中提到的“豆蔻方挼知未竟”,则暗示着少女的成长与对生活的探索,显示出一种青春的迷惘与渴望。

整首词在意象上层层递进,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情、以物喻人等,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通过这些描写,董以宁不仅展现了女子的美丽,还反映了她们在封建社会中的复杂心境,体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兔华轻,萤照冷。
    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寒冷的夜晚,兔华象征着轻盈的月光,萤火虫的微光增添了夜的寒意。

  2. 瞰浴潜来,转傍湘帘等。
    诗人通过窗帘看到有人在沐浴,暗示着一种窥探与期待的情感。

  3. 谁料银屏遮凤胫。
    银屏挡住了女子的身影,表现出一种意外和失落。

  4. 小玉娇憨,枉赚黄金饼。
    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娇憨与美丽,暗含对美好感情的惋惜。

  5. 粉应消,珠定映。
    脸上的妆容逐渐褪去,珠子的光辉在镜子中映照,象征着真实的自我。

  6. 唤取汤添,冷热心头省。
    热水的送来象征着对温暖的渴望,冷热交替反映了内心的挣扎。

  7. 豆蔻方挼知未竟。
    豆蔻花的捣碎象征着青春的未完成,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

  8. 半晌才看,秃袖来花径。
    描绘了女子的期盼与等待,最终迎来一位身着白衣的女子,暗示着生活的继续和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 兔华、萤火虫等自然意象用来比喻夜的宁静。
  • 拟人: 通过“粉应消,珠定映”赋予物象情感。
  • 对仗: 每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女性在生活中面临的困惑与期待,讴歌了青春的美丽和无奈。诗中蕴含着对爱情与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兔华: 象征轻盈与宁静。
  • 萤: 代表夜晚的微光与孤独感。
  • 银屏: 代表女性的美丽与内心的隐藏。
  • 豆蔻: 象征青春与成长的过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兔华轻,萤照冷”所描绘的时间是?

    • A. 清晨
    • B. 黄昏
    • C. 夜晚
    • D. 正午
  2. “小玉娇憨”中的“小玉”可能指什么?

    • A. 一块玉石
    • B. 一个女子的名字
    • C. 一种花
    • D. 一种食物
  3. 诗中提到的“豆蔻”象征什么?

    • A. 成年
    • B. 成年与成熟
    • C. 青春与未完成的成长
    • D. 失落与遗憾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董以宁的《苏幕遮》均展现了女性的情感与内心世界,但李清照的词更为直接,情感表达更为激烈,而董以宁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隐晦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女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木兰花 五月二十三日晨起口占 木兰花慢 木兰花令 其二 送客南还 木兰花慢·对西山摇落 木兰花慢 送张梦符治书赴召 木兰花慢 梅梦 木兰花(和人女试蓂) 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 其三 木兰花慢 为姜提刑寿 木兰花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熟药 而字旁的字 财取为用 衔勇韬力 出血 龙字旁的字 篆文 比字旁的字 障气 木字旁的字 小水不容大舟 包含觥的词语有哪些 抱璞泣血 先字旁的字 穷妙极巧 促促刺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