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0:53
叹惜高生老,新诗日又多。
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
主将收才子,崆峒足凯歌。
闻君已朱绂,且得慰蹉跎。
我感叹学子们渐渐老去,而新诗的数量又不断增加。
美名的人才虽然不少,但优秀的诗句又能有多少呢?
主帅将会招揽有才之士,崆峒山上歌声阵阵。
听说你已经身居高位,希望这能安慰你曾经的彷徨。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诗风深刻,关心民生,作品中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寄高三十五书记》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困苦。杜甫通过诗歌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这首诗是杜甫对高三十五书记的寄语,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才华的渴望。诗的开头“叹惜高生老”,表达了对年轻人逐渐长大、走向社会的惋惜,隐含着对他们未来前途的担忧。接着提到“新诗日又多”,反映了当时诗歌创作的繁荣,但杜甫同时也质疑其中的优秀程度,似乎在暗示新诗的数量并不代表质量。
“主将收才子”一句则展现了对才华的渴求,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崆峒山的提及,象征着理想与抱负,是对高尚品德的向往。而最后一句“闻君已朱绂,且得慰蹉跎”则是对友人的祝福,朱绂象征着地位和成就,表达了对友人安慰与鼓励的心情,暗示虽然时光流逝,但成就与荣誉依然值得庆贺。
整首诗以抒情为主,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杜甫对生活的感悟、对友人的关心以及对社会的反思,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邃与智慧。
全诗围绕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及对友人的祝福,折射出诗人对才华与时间的思考,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高生”指的是:
A. 年轻的学生
B. 老年人
C. 普通人
“新诗日又多”的意思是:
A. 新诗越来越少
B. 新诗数量不断增加
C. 诗歌创作停止
“朱绂”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地位与荣誉
C. 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