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长安寓居寄赠贾岛》

时间: 2025-07-12 22:31:16

诗句

岁暮见华发,平生志半空。

孤云不我弃,归隐与谁同。

枉道紫宸谒,妨栽丹桂丛。

何如随野鹿,栖止石岩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2:31:16

长安寓居寄赠贾岛

作者: 马戴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岁暮见华发,平生志半空。
孤云不我弃,归隐与谁同。
枉道紫宸谒,妨栽丹桂丛。
何如随野鹿,栖止石岩中。

白话文翻译

岁末时我见到华发,平生的志向却半空无物。
孤云虽不抛弃我,我归隐又与谁为伴?
白白地前往紫宸殿拜谒,却妨碍了栽种丹桂的事情。
不如随野鹿一起,栖息在石岩之中。

注释

  • 岁暮: 年底,指一年结束的时候。
  • 华发: 白发,象征衰老。
  • 志半空: 追求的志向未能实现,空无一物。
  • 孤云: 寂寞的云,形容孤独的状态。
  • 紫宸: 指皇宫,紫宸殿是古代帝王的宫殿。
  • 丹桂: 桂花,象征高洁和荣誉。
  • 随野鹿: 与野鹿为伴,表达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栖止: 停留、栖息。

典故解析

  • 紫宸谒: 紫宸殿常用作朝见皇帝的地方,表示作者曾试图追求仕途,但感到无力和失落。
  • 野鹿: 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反映出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戴,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马戴晚年,因时代动乱和个人遭遇,使他对仕途失去信心,转而向往隐居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年岁渐老和理想未能实现的感慨。开篇以“岁暮见华发”点出时间的流逝,接着“平生志半空”展现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理想的失落感。孤云的意象既象征着孤独,也暗示着诗人虽被现实抛弃却仍有自由的空间。紫宸谒的描写与其后的“妨栽丹桂丛”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无奈与拒绝,最终以“何如随野鹿”抒发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种从繁华归于宁静的转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和归属的追求,令人心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流逝和理想失落的感慨。
    • 中间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思考,感到出入紫宸的拜谒没有实质意义。
    • 最后两句则表现了对自然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追求自由的心态。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与对比,孤云与紫宸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出诗人心境的变化。
  • 主题思想: 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失落、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归隐自然的情怀。

意象分析

  • 孤云: 象征孤独与自由,展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 紫宸: 代表权力与名利,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反思。
  • 野鹿: 象征自然和自由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向往的理想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紫宸”指什么? a) 自然的环境
    b) 皇宫
    c) 山川
    答案: b) 皇宫

  2. “何如随野鹿”的表达有什么含义?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向往自由的隐居生活
    c)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b) 向往自由的隐居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长安寓居寄赠贾岛》与王维的《鹿柴》均表现了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但马戴更加突出对名利的反思与内心的挣扎,而王维则呈现出一种更为淡泊自在的心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浣溪沙 减字木兰花·触涂是碍 蓦山溪·青楼薄倖 青玉案·小篷又泛曾行路 鹧鸪天·收尽微风不见江 西江月·醉透香浓斗帐 千秋岁·中秋才过 千秋岁·休嗟磨折 千秋岁·万红暄昼 蓦山溪·神仙院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牙字旁的字 河汉予言 廾字旁的字 慢腾斯礼 皿字底的字 四字头的字 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添削 包含躲的成语 乡科 艾鼬 揆理度势 三茶六礼 死不悔改 岁聿其莫 纳头便拜 包含诲的成语 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