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广州杨参军》

时间: 2025-04-26 14:35:36

诗句

甫方春景好,念子缓归心。

身方脱野服,冠未系朝簪。

足恣于生赏,无虞外役侵。

汀洲观鸟戏,向月和猿吟。

税驾楚山广,扬帆湘水深。

采奇搜石穴,怀胜即枫林。

怅望极霞际,流情堕海阴。

前期杳难问,叹息洒鸣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35:36

原文展示:

甫方春景好,念子缓归心。
身方脱野服,冠未系朝簪。
足恣于生赏,无虞外役侵。
汀洲观鸟戏,向月和猿吟。
税驾楚山广,扬帆湘水深。
采奇搜石穴,怀胜即枫林。
怅望极霞际,流情堕海阴。
前期杳难问,叹息洒鸣琴。

白话文翻译:

刚刚春天的景色好,心中念念不忘你归来的情。
我刚刚脱下乡间的衣服,头上还未戴上朝廷的冠帽。
我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不怕外界的干扰。
在水边观鸟嬉戏,向着明月与猿猴齐声吟唱。
驾船去征服广阔的楚山,扬帆驶向深邃的湘水。
我在奇石中探索,心中怀念的是那枫树林的美景。
望着远方的彩霞,情感如潮水般涌向海的阴影。
前期的消息难以问询,只有叹息声响起在琴弦上。

注释:

  • 甫方:刚刚开始,指春天刚刚到来。
  • 念子:思念友人,这里的“子”指的是杨参军。
  • 缓归心:心中慢慢希望他能够回归。
  • 身方脱野服:刚刚脱去乡间的衣服,表示从乡村生活返回到城市生活的状态。
  • 足恣于生赏: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 汀洲:水边的小洲,形容环境优美。
  • 和猿吟:与猿猴一起吟唱,表现一种自然和谐的景象。
  • 怅望极霞际:向远方的彩霞望去,感到惆怅。
  • 洒鸣琴:在琴上洒下叹息,抒发自己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戴,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40年,卒年不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马戴在春天时对友人杨参军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自然和谐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寄广州杨参军》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歌,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全诗的意境清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中提及的“鸟戏”“猿吟”“汀洲”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显示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诗人在诗中通过回忆与朋友的交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怅望极霞际,流情堕海阴”一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尽管外界的景色美好,但内心的思念却难以消散。最后一句“叹息洒鸣琴”更是将内心的情感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显示了诗人在生活中寻求情感宣泄的方式。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友人的思念,形成了和谐的整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甫方春景好:刚刚春天的景色美好。
  2. 念子缓归心:思念友人,心中慢慢希望他能回归。
  3. 身方脱野服:刚脱去乡间的衣物,象征着生活的转变。
  4. 冠未系朝簪:还未戴上朝廷的冠帽,暗含对官场的淡泊态度。
  5. 足恣于生赏: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无忧无虑。
  6. 汀洲观鸟戏:在水边观看鸟儿嬉戏,描绘春日的生动景象。
  7. 向月和猿吟:与猿猴对月吟唱,表现自然和谐。
  8. 税驾楚山广:驾船去探寻广阔的楚山,展现旅行的追求。
  9. 扬帆湘水深:扬帆驶向深邃的湘水,象征着冒险的意义。
  10. 采奇搜石穴:在奇石中探索,表现对自然的热爱。
  11. 怀胜即枫林:怀念的是美丽的枫树林,寄托思乡之情。
  12. 怅望极霞际:向远方的彩霞望去,心中惆怅。
  13. 流情堕海阴:情感如潮水般涌向海的阴影,表现情感的深沉。
  14. 前期杳难问:前期的消息难以问询,表达对友人近况的关心。
  15. 叹息洒鸣琴:在琴上洒下叹息,抒发内心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诗人的情感,例如“流情堕海阴”。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性化的情感,如“鸟戏”“猿吟”。
  • 对仗:如“扬帆湘水深,税驾楚山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景:象征希望与生机,表现出生活的美好。
  • 鸟、猿:代表自然界的生动与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汀洲、湘水、楚山:自然地理的描绘,增强了诗的空间感与立体感。
  • 枫林:象征思乡与怀旧,寄托了诗人对故乡与朋友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汀洲”指的是什么? A. 山丘
    B. 水边的小洲
    C. 大海

  2. 诗人对友人的情感是? A. 忘记
    B. 思念
    C. 不满

  3. “怅望极霞际”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惆怅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寄广州杨参军》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但马戴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马戴与他的诗歌》

相关查询

红梅 闵冢 新安钱学士以近诗一轴见贶辄成短言用叙单悃 答中道小疾见寄 送张叔展北归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一归云洞 夜阴 沛公歌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一 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朱唇玉面 巧言如簧 行字旁的字 包含呱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五抢六夺 门字框的字 素璧 所在皆是 油脂凝 不择生冷 涉海登山 毛字旁的字 垂世不朽 羽字旁的字 屎屁直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