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古意》

时间: 2025-05-13 12:52:10

诗句

悠悠南山云,濯濯东流水。

念我平生欢,托居在东里。

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

安贫固其然,处贱宁独耻。

云闲虚我心,水清澹吾味。

云水俱无心,斯可长伉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52:10

原文展示:

悠悠南山云,濯濯东流水。
念我平生欢,托居在东里。
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
安贫固其然,处贱宁独耻。
云闲虚我心,水清澹吾味。
云水俱无心,斯可长伉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南山的悠然云朵和东流的清澈流水。回想我一生的快乐,寄居在东边的村落。失去的东西并不值得忧愁,得到的也不会让我欢喜。安于贫穷就这样吧,处于卑贱之地也不必感到羞耻。云朵悠闲,空灵了我的心灵,清澈的水流滋养了我的味觉。云水都无情,正好可以长久地相伴。

注释:

  • 悠悠:形容时间悠长,心情舒畅。
  • 南山:南面的大山,象征自然的宁静。
  • 濯濯:清澈的样子。
  • 念我平生欢:回忆我一生的快乐经历。
  • 安贫固其然:安于贫困,保持本色。
  • 云水俱无心:云和水都没有情感,象征自在无拘的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公元740年-约公元795年),唐代诗人,字宗明,号乐天。他的诗以清新隽永和自然景物为主,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古意》创作于戴叔伦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安贫乐道的态度。在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困境的背景下,他选择以淡泊明志的心态面对人生。

诗歌鉴赏:

《古意》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于贫困的生活态度。诗中“悠悠南山云,濯濯东流水”的开篇,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感觉。接下来,诗人以“念我平生欢”回顾自己的人生,表达了对过往快乐的怀念,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传达出一种人生哲学:对得到与失去的态度应当是淡然处之。安于贫穷和卑贱,不必感到羞耻,这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超脱与对内心世界的重视。最后以“云水俱无心”总结,诗人在云水之间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象征着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观察,又有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悠悠南山云:南山的云彩悠然自得,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2. 濯濯东流水:东流的水清澈流畅,象征自由与纯粹。
  3. 念我平生欢:回忆自己一生的快乐,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4. 托居在东里:寄居在东边的村落,展现安逸的生活状态。
  5. 失既不足忧:失去的东西无需过于担忧,表现出一种从容。
  6. 得亦不为喜:得到的东西也不必过于欢喜,反映出一种淡泊。
  7. 安贫固其然:安于贫穷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强调对物质的超脱。
  8. 处贱宁独耻:在贱位中也不必感到羞耻,展现出自我认同。
  9. 云闲虚我心:云朵的悠闲让我的心灵得到宁静。
  10. 水清澹吾味:清澈的水流滋养了我的心灵,象征着内心的满足。
  11. 云水俱无心:云和水都无情,反映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
  12. 斯可长伉俪: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可以长久相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水比作心灵的伴侣,强调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云水“无心”体现出一种超然。
  • 对仗:如“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一种淡泊明志、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物质与名利的超脱,倡导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深远。
  • :象征自由与轻松。
  • 流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贫与贱:反映对物质生活的超脱,强调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对失去感到悲伤
    • B. 对得到感到欢喜
    • C. 对失去与得到都持平常心态
    • D. 对生活感到失望
  2. 填空题:诗中“云闲虚我心,水清澹吾味”中的“虚”指的是_____

  3. 判断题:诗人认为贫穷与贱位是值得羞耻的。(对/错)

答案:

  1. C
  2. 心灵的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终南山》:同样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春晓》:展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侧重于对自然的赞美。

对比两首诗可以看出,戴叔伦在《古意》中更强调内心的平和与超然,而王维与孟浩然则更多地突出自然之美与生活的乐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戴叔伦传》

相关查询

九日忆砚山旧居 杏溪十首 杏水 哭费拾遗征君 杏溪十首。溪路 陕下厉玄侍御宅五题。泛觞泉 假日书事呈院中司徒 寄华州崔中丞 题厉玄侍御所居 金州书事寄山中旧友 送刘詹事赴寿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银杯羽化 几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描写母爱的现代诗_现代诗中母爱的表达与赏析 裸尸 12笔画的汉字大全_12笔画汉字汇总与学习 词不达意 随封 朱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包含异的成语 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丫雀 干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放言遣辞 燕雀处堂 来踪去路 敕始毖终 狂的繁体字怎么写?狂的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戾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