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4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0:18
听霜钟
作者:戴叔伦 〔唐代〕
渺渺飞霜夜,寥寥远岫钟。
出云疑断续,入户乍舂容。
度枕频惊梦,随风几韵松。
悠扬来不已,杳霭去何从。
仿佛烟岚隔,依稀岩峤重。
此时聊一听,馀响绕千峰。
在渺茫的霜夜里,远处传来寥落的钟声。
出云的声音似乎断断续续,刚进屋时又显得温柔可亲。
我常常在枕上惊醒,随风而来的松声几多韵味。
悠扬的钟声久久不息,朦胧的云雾又向何处去呢?
仿佛是烟雾和山峦之间的隔阂,依稀可见重峦叠嶂。
此时此刻,静静地倾听,余音绕梁千峰之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钟声”和“松声”,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清幽的自然与内心的宁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40-约794),唐代诗人,字景山,号少隐,和张籍、王建并称“初唐四杰”。其诗以描写自然、抒发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秋冬之交,夜晚的霜降给人以静谧的感觉,诗人借着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感受与对人生哲思的追求。
《听霜钟》是一首充满感性与理性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一个寂静的霜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独白。开篇“渺渺飞霜夜,寥寥远岫钟”,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冷而空灵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远处的钟声在夜空中回响,似乎在与诗人的内心对话。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云雾与钟声的交织,展现了自然的细腻与变幻。这里的“出云疑断续”,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隐喻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常常被惊醒,似乎在提醒自己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最后几句“悠扬来不已,杳霭去何从”,则是一种更深层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去向的迷惘和对自然美的向往。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多彩,通过声音与景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出一种哲理性的美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渺渺飞霜夜”形容的是哪种环境?
A. 温暖的春天
B. 寒冷的霜夜
C. 灿烂的夏日
D. 迷雾的秋天
“此时聊一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忙碌
B. 悠闲
C. 忧伤
D. 激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