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听霜钟》

时间: 2025-04-28 03:40:18

诗句

渺渺飞霜夜,寥寥远岫钟。

出云疑断续,入户乍舂容。

度枕频惊梦,随风几韵松。

悠扬来不已,杳霭去何从。

仿佛烟岚隔,依稀岩峤重。

此时聊一听,馀响绕千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0:18

原文展示:

听霜钟
作者:戴叔伦 〔唐代〕

渺渺飞霜夜,寥寥远岫钟。
出云疑断续,入户乍舂容。
度枕频惊梦,随风几韵松。
悠扬来不已,杳霭去何从。
仿佛烟岚隔,依稀岩峤重。
此时聊一听,馀响绕千峰。

白话文翻译:

在渺茫的霜夜里,远处传来寥落的钟声。
出云的声音似乎断断续续,刚进屋时又显得温柔可亲。
我常常在枕上惊醒,随风而来的松声几多韵味。
悠扬的钟声久久不息,朦胧的云雾又向何处去呢?
仿佛是烟雾和山峦之间的隔阂,依稀可见重峦叠嶂。
此时此刻,静静地倾听,余音绕梁千峰之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渺渺:形容细微而遥远的样子。
  • 飞霜夜:指在霜降的夜晚。
  • 寥寥:形容稀少,孤独的样子。
  • 岫钟:山岚之间的钟声。
  • 出云:云从天边出现。
  • 乍舂:突然出现的样子。
  • 随风几韵松:风中传来的松树的声音。
  • 悠扬:声音响亮而富有韵律。
  • 杳霭:形容朦胧的雾气。
  • 依稀:隐约可见的样子。
  • 千峰:指众多山峰。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钟声”和“松声”,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清幽的自然与内心的宁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40-约794),唐代诗人,字景山,号少隐,和张籍、王建并称“初唐四杰”。其诗以描写自然、抒发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秋冬之交,夜晚的霜降给人以静谧的感觉,诗人借着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感受与对人生哲思的追求。

诗歌鉴赏:

《听霜钟》是一首充满感性与理性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一个寂静的霜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独白。开篇“渺渺飞霜夜,寥寥远岫钟”,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冷而空灵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远处的钟声在夜空中回响,似乎在与诗人的内心对话。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云雾与钟声的交织,展现了自然的细腻与变幻。这里的“出云疑断续”,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隐喻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常常被惊醒,似乎在提醒自己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最后几句“悠扬来不已,杳霭去何从”,则是一种更深层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去向的迷惘和对自然美的向往。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多彩,通过声音与景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渺渺飞霜夜:描绘了一个空灵而寒冷的夜晚。
  2. 寥寥远岫钟:远处山中传来的钟声显得孤独而稀少。
  3. 出云疑断续:云在夜空中若隐若现,声响也似断似续。
  4. 入户乍舂容:刚进屋时,温暖的氛围让人感到舒适。
  5. 度枕频惊梦:在枕上常常被惊醒,梦境难以安稳。
  6. 随风几韵松:风中夹杂着松树的声音,韵味十足。
  7. 悠扬来不已:钟声悠扬,久久不绝。
  8. 杳霭去何从:朦胧的云雾向何处飘去,令人感慨。
  9. 仿佛烟岚隔:似乎烟雾与山岚形成了隔阂。
  10. 依稀岩峤重:重峦叠嶂在烟雾中依稀可见。
  11. 此时聊一听:此时此刻,静静地倾听。
  12. 馀响绕千峰:余音缭绕在千山万峰之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钟声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
  • 拟人:钟声与风声似乎有着情感的交流。
  • 对仗:在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句式更为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出一种哲理性的美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夜:象征冷清与孤独。
  • 钟声: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思考。
  • 云雾:象征迷茫与变幻。
  • 松声:代表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渺渺飞霜夜”形容的是哪种环境?
    A. 温暖的春天
    B. 寒冷的霜夜
    C. 灿烂的夏日
    D. 迷雾的秋天

  2. “此时聊一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忙碌
    B. 悠闲
    C. 忧伤
    D. 激动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思。

诗词对比:

  • 比较戴叔伦的《听霜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作品更偏向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戴叔伦则更多地融入了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文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雪再作再叠前韵聊用自咏 仁辅以诗见款复用前韵并柬方石 方石坚卧累日忽与仁辅联句见答始悟其为合从计赋此挑之 再和仁辅韵 李世贤侍讲一产二子用瓜祝韵贺之 仁辅屡和雪韵而方石不至再用前韵督之 再次陶鼎韵答用济诸君 徐用济秋官和雪诗次前韵并柬仁辅 分题得孔林送张廷芳巡按山东 再次仁辅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镸字旁的字 哀喜交并 人字头的字 方方正正 杜门却扫 闪误 铜打铁铸 过案 包含俄的词语有哪些 驻牙 卖刀买犊 气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包含朵的词语有哪些 千秋万世 火纸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