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5:3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5:34:50
幽栖一亩宫,清峭似山峰。
邻里不通径,俸钱唯买松。
野人时寄宿,谷鸟自相逢。
朝路床前是,谁知晓起慵。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居所,面积不大,环境清幽,像高耸的山峰一样。周围没有通往邻居的道路,自己的俸禄只能用来购买松树。偶尔有山野之人来此寄宿,山谷里的鸟儿也常常在这里相遇。早晨,通往床前的路上,谁能知道自己懒惰的起床呢?
姚合,字景恭,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80年,卒于公元842年。他以五言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写于诗人隐居生活的时期,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喧嚣尘世的逃避。诗中所描绘的环境与他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开头“幽栖一亩宫”勾勒出一种清幽的居住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安静、独立生活的向往。接下来“清峭似山峰”则将自然景观与居所结合,营造出一种高远、清新的氛围。
“邻里不通径”一语道出了隐居生活的孤独感,周围没有通往邻居的道路,象征着与世隔绝。而“俸钱唯买松”则暗示了诗人生活的简朴和对物质的淡泊,诗人只用俸禄来购买松树,表明他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清高。
“野人时寄宿”反映了诗人虽然隐居,但偶尔有访客来访,增添了生活的趣味。而“谷鸟自相逢”则突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最后一句“朝路床前是,谁知晓起慵”则传达了诗人对懒散生活的自嘲,表现了一种随性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隐士的生活哲学,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邻里不通径”是什么意思?
诗人生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俸钱唯买松”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与《题厉玄侍御所居》(姚合)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环境的描绘,前者着重于对困境的反思,后者则更倾向于描绘宁静的生活状态。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