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松风楼篇》

时间: 2025-04-26 04:59:10

诗句

松声欲动风声催,细非笙簧大非雷。

松间便使无风起,亦有爽气如风来。

傍松作楼古为务,小着轩楹省斤锯。

楼低要与绿阴平,勿令高过松梢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9:10

原文展示: 松声欲动风声催,细非笙簧大非雷。松间便使无风起,亦有爽气如风来。傍松作楼古为务,小着轩楹省斤锯。楼低要与绿阴平,勿令高过松梢去。

白话文翻译: 松树的声音似乎要动起来,风声在催促。这声音既不像细小的笙簧,也不像巨大的雷声。即使在松树间没有风,也会有清爽的气息如同风一样吹来。在松树旁边建楼是古老的习惯,小小的楼阁不需要太多的木材。楼的高度应该与松树的绿荫平齐,不要让它高过松树的树梢。

注释:

  • 笙簧: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用来形容声音的细腻。
  • 爽气:清爽的气息。
  • 轩楹:楼阁的柱子。
  • 省斤锯:节省木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风格清新,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感受。这首诗描绘了松树与风的声音,以及在松树旁建楼的情景,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山水或静思时所作,通过对松树和风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松树和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诗中“松声欲动风声催”一句,巧妙地将松树的声音与风声结合,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美感。后文提到即使在无风的情况下,松树间依然有清爽的气息,这种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松树和风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松声欲动风声催:松树的声音似乎要动起来,风声在催促。
  2. 细非笙簧大非雷:这声音既不像细小的笙簧,也不像巨大的雷声。
  3. 松间便使无风起,亦有爽气如风来:即使在松树间没有风,也会有清爽的气息如同风一样吹来。
  4. 傍松作楼古为务,小着轩楹省斤锯:在松树旁边建楼是古老的习惯,小小的楼阁不需要太多的木材。
  5. 楼低要与绿阴平,勿令高过松梢去:楼的高度应该与松树的绿荫平齐,不要让它高过松树的树梢。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笙簧”和“雷”来比喻松声和风声,形象生动。
  • 拟人:“松声欲动风声催”中的“欲动”和“催”赋予了松树和风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的动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和谐之美,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松树和风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松声、风声:代表了自然的声音,象征着和谐与宁静。
  • 爽气:代表了清爽的气息,象征着自然的美好和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笙簧”是什么? A. 乐器 B. 风声 C. 松声 D. 雷声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爽气”是什么意思? A. 清爽的气息 B. 风声 C. 松声 D. 雷声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省斤锯”是什么意思? A. 节省木材 B. 大量使用木材 C. 不需要木材 D. 木材的质量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该诗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风格清新,与徐玑的这首诗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可以将徐玑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梦玉人引 金人捧露盘 王文安公墓瓦俑,以宋绍兴八年葬,去今七百六十二年出土 金人捧露盘·下明光 金人捧露盘 抹丽 金人捧露盘 黄蔷薇 金人捧露盘 黄金台怀古 金人捧露盘 自挽 金人捧露盘 金人捧露盘 瞿留守祠用罗壶秋韵 金人捧露盘 卢龙怀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摘开头的成语 力字旁的字 名利之境 不知所言 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麦字旁的字 现买现卖 温吞水 绝裙而去 礼谊 烟液 立刀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收离纠散 丿字旁的字 包含餐的词语有哪些 乘肥衣轻 武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