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单丙文先生归沅州》

时间: 2025-04-26 04:46:36

诗句

傅得临池诀,勤劳敢遽忘。

锥沙惟是正,舞剑本非狂。

旧隐寻芳芷,离怀对碧湘。

寸心长记面,不似隔他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6:36

原文展示:

送单丙文先生归沅州 徐玑 〔宋代〕

傅得临池诀,勤劳敢遽忘。 锥沙惟是正,舞剑本非狂。 旧隐寻芳芷,离怀对碧湘。 寸心长记面,不似隔他乡。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书法的秘诀,勤奋学习不敢忘记。笔法如锥沙般端正,舞剑虽美却非狂放。回到旧时的隐居地寻找芳香的芷草,面对碧绿的湘水抒发离别的情怀。心中的记忆总是清晰如面,不像隔着遥远的他乡。

注释:

  • 傅得临池诀:傅指传授,临池诀指书法的秘诀。
  • 锥沙:比喻书法笔画的端正。
  • 舞剑:比喻书法的优美,但并非狂放不羁。
  • 芳芷:香草名,此处指隐居地的花草。
  • 碧湘:指湘水,湘江水色碧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宋代诗人,字元直,号东篱,其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是送别单丙文先生归乡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其归乡的祝福。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单丙文先生即将归乡时所作,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人归乡的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书法和隐居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人归乡的祝福。诗中“傅得临池诀”和“锥沙惟是正”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尊重和追求,而“旧隐寻芳芷”和“离怀对碧湘”则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归乡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傅得临池诀,勤劳敢遽忘。”: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书法的秘诀,勤奋学习不敢忘记。
  2. “锥沙惟是正,舞剑本非狂。”:笔法如锥沙般端正,舞剑虽美却非狂放。
  3. “旧隐寻芳芷,离怀对碧湘。”:回到旧时的隐居地寻找芳香的芷草,面对碧绿的湘水抒发离别的情怀。
  4. “寸心长记面,不似隔他乡。”:心中的记忆总是清晰如面,不像隔着遥远的他乡。

修辞手法:

  • 比喻:“锥沙”比喻书法笔画的端正。
  • 对仗:“锥沙惟是正,舞剑本非狂”中的“锥沙”与“舞剑”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人归乡的祝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尊重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锥沙:比喻书法笔画的端正。
  • 芳芷:香草名,象征隐居地的花草。
  • 碧湘:指湘水,象征离别的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锥沙”比喻的是什么? A. 书法笔画的端正 B. 舞剑的优美 C. 隐居地的花草 D. 湘水的碧绿

  2. 诗中“旧隐寻芳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书法的追求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归乡的向往 D. 对离别的感慨

答案: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徐玑的其他送别诗,如《送友人归乡》。
  • 其他宋代诗人的送别诗,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诗词对比:

  • 徐玑的《送单丙文先生归沅州》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是送别诗,但徐玑的诗更注重书法和隐居的意象,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梦境和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徐玑诗集》
  • 《中国古代送别诗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七夕冥晦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二十二首 其二 鹧鸪天·闰重三之次日,喜嘉定丘琼荪见过 鹧鸪天 上巳同夫子游丰台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三山道中) 鹧鸪天(郑守厚卿席上谢余伯山,用其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字旁的字 单枪匹马 白鵪鸟 页字旁的字 睹着知微 洁己奉公 满子 酱匠 龍字旁的字 包含割的成语 香火不绝 相违 小字头的字 激流勇退 月字旁的字 鲸膏 包含矿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