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4:31
倚阑干久,人不见,暮云碧。
芳草池塘,春梦暗惊诗客。
昨夜溪梅,向空山雪里轻匀颜色。
好赠行人,折枝南枝北。
雨巾风帽,昔追游谁念旧踪迹。
料得疏篱,暗香时度风息。
淡月微云,有何人消得。
便归去踏溪桥,慰我经年思忆。
我靠在栏杆上很久没有见到人,暮色中的云彩显得碧绿。
芳草和池塘相伴,春天的梦让诗人暗自惊醒。
昨夜的溪边梅花,在空山的雪中轻轻舒展着颜色。
我想把这梅花赠给行人,折下南边和北边的枝条。
身披雨巾,戴着风帽,往日追游的人又有谁还记得旧日的足迹呢?
我知道,稀疏的篱笆间,淡淡的香气时不时随着风飘过。
在淡月和微云的映衬下,究竟有谁能消受这样的情景呢?
我决定返回,踏上溪边的桥,来安慰我多年累积的思念。
陈三聘,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常蕴含对人生和自然的哲学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极具抒情性。
《梦玉人引》写于诗人春日的一个黄昏,正值春暖花开之时,诗人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思念之情,借此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美好时光的感慨。
《梦玉人引》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自在春日黄昏中的思绪。诗的开头“倚阑干久,人不见,暮云碧”便设定了一个孤寂而美丽的场景,栏杆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暮云则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无尽的思念。接下来的“芳草池塘,春梦暗惊诗客”进一步描绘出春天的景象,芳草与池塘的意象融合,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诗人在梦中惊醒,暗示着对过往的追忆与反思。
“昨夜溪梅,向空山雪里轻匀颜色”则通过溪边梅花的描写,引出一种清丽脱俗的美感,梅花在雪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与高洁,暗示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而“好赠行人,折枝南枝北”则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思念,折梅之举不仅是对友人的赠与,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雨巾风帽”、“疏篱”、“暗香”等意象,渗透出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的“便归去踏溪桥,慰我经年思忆”则是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内心情感的释放,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过往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缅怀。诗人在春日的黄昏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交织,最终选择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慰藉。
诗中提到“倚阑干久”的意思是什么?
a. 等待的时间很久
b. 跳舞
c. 旅行
诗人在梦中“暗惊”的原因是什么?
a. 看到美丽的景色
b. 想起往事
c. 听到风声
“雨巾风帽”指代的是什么?
a. 美丽的服装
b. 追游的装备
c. 家庭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