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1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3:18:22
醉落魄(赠周锷应举)
风波未息。虚名浮利终无益。不如早去备蓑笠。高卧烟霞,千古企难及。君今既已装行色。定应雁塔题名籍。他年若到南雄驿。玉石休分,徒累卞和泣。
风波尚未平息,虚名和浮利终究没有什么益处。不如早些准备好蓑衣和斗笠,安然高卧在烟霞之中,这样的境界是千古难以企及的。你如今既已准备好出行的装束,必定能在雁塔上留下名号。若有一天你到南雄驿,那里金玉良缘的机会已然不再,徒然让卞和为泪水而悲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哑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写景见长,其诗风清新,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周锷应举之际,诗人以此诗赠予周锷,表达对其前途的祝福和对人生的深思,反映出当时士人对名利的看法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醉落魄(赠周锷应举)》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通过对风波和虚名的思考,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诗人以“风波未息”引入,暗示社会动荡或个人困扰的状态,接着指出追逐虚名和浮利的无益,劝诫周锷不如早做准备,以蓑笠为伴,归隐山水,享受自然的宁静与自得。这里的“高卧烟霞”展现了理想的生活状态,诗人认为这种境界是“千古企难及”的,暗示隐逸生活的高尚与难得。
接着,诗人转向周锷的未来,提到他已准备好出行,必将在“雁塔”上留名,这里既是对周锷的鼓励,也是对他未来成就的期待。然而,诗人又以南雄驿为例,提醒周锷在追求名利的路上,往往会错失良机,最终只能感叹“徒累卞和泣”,表达了对失去机会的惋惜。这种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失去机会的惋惜,揭示了人生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虚名浮利”指的是什么?
“高卧烟霞”意指?
卞和泣的故事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 这两首诗都体现了对名利的淡泊,但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陶渊明更多的是自我陶醉,而哑女则是以对他人的祝福为主,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醉落魄(赠周锷应举)》这首诗,提供丰富的背景与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