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3:3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3:39:17
醉落魄 其一
作者: 赵尊岳
晚塘新月。玉箫声里晶奁彻。
鸥鹭于人知款切。却笑人人,长是长亭别。
长亭去日花如雪。惆怅容易芳菲歇。
垂杨翠缕禁攀折。缕织成愁,欲结浑无说。
在傍晚的池塘边,新月挂在天上。
在玉箫声中,晶莹的帷幕轻轻掀开。
鸥鸟和鹭鸟似乎知道人间的情思,
却又嘲笑人们,长亭的离别总是难舍。
离开长亭的那天,花如雪般纷飞。
惆怅之情容易在芳菲的时节消逝。
垂柳翠绿的缕绦禁止攀折,
这缕缕愁绪,想要编织却无从诉说。
“长亭”是古代文人游历时常见的场所,常代表离别与思念。在诗中,长亭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情感寄托的象征。
赵尊岳(字秋水),近代诗人,生于清朝末年,致力于古诗词的创作。他的作品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风格优雅而细腻。
《醉落魄 其一》写于诗人某次游历中,表现了他对离别与自然美的感悟。背景是那个时代文人对自由、爱情与生命流逝的深切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柔和的音乐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间情感的深刻理解。首句“晚塘新月”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在此情此景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诗句的展开,箫声与自然的结合,反映出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鸥鹭于人知款切”的描写,透过鸟类的自由,映射出人类情感的羁绊与无奈,尤其是“长亭别”这一意象,承载了离别的痛楚与无奈。诗人在此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更对人间的情感纠葛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长亭去日花如雪”,花与雪的对比,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惆怅之情愈加显现。“垂杨翠缕禁攀折”,柳条的柔美与禁忌,凝聚了诗人对情感的渴望与无奈,最终化为“缕织成愁,欲结浑无说”的情感升华,令人感受到深邃的内心挣扎。
整首诗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离别的感慨,表达了对短暂时光的惋惜与对深切情感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长亭”象征什么?
“惆怅容易芳菲歇”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