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0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04:34
绮罗香 芸筑成同耕客赋
作者: 龚翔麟 〔清代〕
爱补荷衣,慵含鸡舌,只合与鸥为侣。
一砚随身,贪看江南云树。
拓小槛蝶外飘花,辟斜径燕边零雨。
笑今番移得春来,春光已到断魂处。
重墙青粉砑短,待种梧桐百尺,翠阴西护。
石尽堪铺,须向乱山根取。
喜连桷仙李吟窗,共携插杜蘅香圃。
怕日长正好支颐,软红催又去。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与欣喜。诗中提到“爱补荷衣”,是说他在春天里喜欢修补衣服,似乎在暗示对生活的热爱与细致。接着提到“慵含鸡舌”,形容一种无所事事的慵懒,似乎在享受与鸥鸟为伴的静谧时光。
“一砚随身,贪看江南云树”,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向往与热爱。随后描绘了小槛上蝴蝶飞舞、雨丝飘落的生动场景,显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笑今番移得春来”,是说作者欢笑着迎接春天的到来,这个春光已经到达了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接下来提到“重墙青粉砑短”,表达了对未来种植梧桐树的期待,渴望在绿荫下享受美好时光。
“石尽堪铺,须向乱山根取”,意味着要在山脚下寻找适合铺石的地方,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最后两句提到与友人吟唱、插花香圃,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虽怕日子过长,却又不愿意离去。
本诗中提到的“春”字,通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常常引发诗人的创作灵感。同时,诗中“梧桐”常与凤凰相连,寓意着高洁与美好的愿望。
作者介绍:龚翔麟,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蕴含着对生活的感悟与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清代,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人们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诗歌中常包含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本诗以春天为主题,描绘了春日的自然景象和作者的内心感受。开篇通过“爱补荷衣”这一句,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期待。诗中采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如蝴蝶、云树、雨丝等,展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笑今番移得春来”中,作者的欢笑似乎在告诉我们,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希望与生机。接下来的句子则表现出对未来的憧憬,种植梧桐树的愿望更是体现了一种长远的生活追求。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也随之升华,从对自然的热爱到对生活的期待,再到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作者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展现了文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与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爱补荷衣”中“荷衣”指的是什么?
A. 荷叶做的衣服
B. 荷花的香气
C. 荷塘的景象
D. 荷包蛋
作者在诗中表现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忙碌
B. 慵懒
C. 悲伤
D. 忧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龚翔麟的《绮罗香》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均以春天为主题,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感受与生活态度,后者则描绘了春夜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