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5:3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5:30:07
渔家傲
作者:黄庭坚
颇欲得之,试思索,始记四篇万水千山来此土。
本提心印传梁武,对朕者谁浑不顾。
成死语,江头暗折长芦渡。
面壁九年看二祖,一花五叶亲分付。
只履提归葱岭去,君知否,分明忘却来时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心灵追求和自我反思的渴望。诗中提到的“万水千山”象征着诗人经历的艰辛旅程,而“心印”则代表内心的信念与寄托。诗人对梁武的提及,表明对历史与传承的关注。他感叹世人对真正的内心追求毫不在意,形成了“死语”的尴尬局面。面对这种困境,诗人以“面壁九年”自勉,暗示了对道理的深入思考与坚持。他提到“一花五叶”,暗指禅宗中的教义传承,而“葱岭”则是一个理想的归宿,最后的“分明忘却来时路”则是对内心迷失的反思。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山水田园诗,常以深邃的哲理和细腻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充满变革与思想冲突的时代,黄庭坚在此环境中对内心的追求与反思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与自我认知的思考。
《渔家傲》展现了黄庭坚对人生、信仰与自我反思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颇欲得之”引入主题,表明一种对真理的渴望与追求。接下来,通过“万水千山”描绘出诗人在追寻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这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描写,也隐含了内心的挣扎与探索。
“面壁九年”是诗中最为触动人心的意象,象征着对真理的执着与不懈的追求,面对无尽的思考与等待,诗人仍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诗中提到“一花五叶”,体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讲究的是教义的传承与内心的明悟,反映出诗人对师承关系的重视。
最后的“分明忘却来时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迷茫,经过如此艰辛的追寻,却发现自己迷失了方向,仿佛回到了原点。这种感受引发读者的深思,强调了在追求理想与真理的过程中,内心的迷失与重新寻找的重要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内心追求的思考,探讨了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迷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面壁九年”指的是什么?
“万水千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一花五叶”是出自哪个文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