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9:0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9:02:40
雨中花令 其一
作者: 李之仪 〔宋代〕
休把身心撋就。著便醉人如酒。
富贵功名虽有味,毕竟因谁守。
看取刀头切藕。厚薄都随他手。
趁取日中归去好,莫待黄昏后。
不要把自己的身心耗尽,喝酒似的人让人沉醉。
虽然富贵和功名有它的滋味,但到底是为了谁去守护呢?
看那刀头切藕的手法,厚薄都随他而定。
趁着正午的阳光快点回去,别等到黄昏之后再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刀头切藕”可理解为一种精妙的技艺,象征处理事物的灵活与巧妙。此处引申至人生的选择与权衡,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李之仪(约1080-约1130),字士英,号东溪,南宋词人,其词风清新婉约,擅长描写生活情感,尤其对女性情感的细腻描绘颇具特色。
创作背景: 李之仪创作此词时正值社会动荡、个人遭遇困境的时期,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强调在纷扰的生活中要珍惜当下,抓住机会。
《雨中花令 其一》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词作,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前两句劝诫人们不应过度消耗自己,沉迷于外在的享乐,特别是对酒的沉醉,暗示酒虽然令人陶醉,但会让人迷失自我。接下来,诗人提到富贵与功名的诱惑,质疑其背后究竟是为了谁而追求,反映出对功名利益的冷静思考。
“刀头切藕”的比喻生动形象,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对待各种选择时的灵活与智慧,暗示生活中的厚薄皆随心而定。最后两句劝诫人们把握当下,趁着阳光明媚的日子回归生活的正轨,不要等到黄昏后的无奈与遗憾,强调了把握时机的重要性。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人生的感悟,也有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启发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呼吁人们在纷扰的生活中保持清醒,珍惜当下,把握机会,避免沉迷于表面的享乐和功名的追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刀头切藕”比喻什么?
A. 刀工高超
B. 生活的灵活应对
C. 享乐的方式
D. 以上皆是
诗中“趁取日中归去好”强调了什么?
A. 享乐的必要性
B. 把握机会的重要性
C. 追求功名
D. 生活的乐趣
诗中提到“富贵功名虽有味”,这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A. 对功名的渴望
B. 对功名的反思
C. 对金钱的追求
D. 对享乐的推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之仪的《雨中花令 其一》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两者均对人生有深刻的思考,但李之仪更关注当下的选择与把握,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了豪情壮志与人生的无常。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前者更为内敛,后者则豪放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