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石门洞》

时间: 2025-05-04 04:16:53

诗句

天下洞天三十六,玄鹤洞天一仙谷。

两山对峙一如门,深崖百丈垂飞瀑。

青牛往矣不复见,白云空锁故山麓。

奇哉胜地得人胜,至今俗客来忘俗。

向来我实劳梦想,一旦登临快心目。

寻师访道语未罢,扶藜上朝玄水渌。

九天云绽漏{上雨下鲜}雨,一沼波翻溅琼玉。

亭高喷雪逼人寒,地冷风霜满空蔌。

老龙底事不知倦,雷泽千年无断续。

必是分潢天上来,便欲穷源驾黄鹄。

康乐曾登最高处,谪仙几向岩前宿。

壁间禅压已有诗,想见思泉倾万斛。

安得前人不道句,更与羲仙醉时读。

千峰如峡苍波束,二十四滩犹箭速。

转头溪风一棹寒,但效双凫到山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16:53

诗词名称: 石门洞

作者: 王孝严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天下洞天三十六,玄鹤洞天一仙谷。
两山对峙一如门,深崖百丈垂飞瀑。
青牛往矣不复见,白云空锁故山麓。
奇哉胜地得人胜,至今俗客来忘俗。
向来我实劳梦想,一旦登临快心目。
寻师访道语未罢,扶藜上朝玄水渌。
九天云绽漏上雨下鲜雨,一沼波翻溅琼玉。
亭高喷雪逼人寒,地冷风霜满空蔌。
老龙底事不知倦,雷泽千年无断续。
必是分潢天上来,便欲穷源驾黄鹄。
康乐曾登最高处,谪仙几向岩前宿。
壁间禅压已有诗,想见思泉倾万斛。
安得前人不道句,更与羲仙醉时读。
千峰如峡苍波束,二十四滩犹箭速。
转头溪风一棹寒,但效双凫到山曲。

白话文翻译:

天下有三十六个洞天,而玄鹤洞天是其中的一个仙境。两座山峰对峙,宛如一扇大门,深崖悬崖垂直百丈,飞流直下的瀑布如白练。青牛早已不见踪影,白云则空锁着故乡的山麓。奇妙的胜地总是能吸引人们,直到今天,世俗的游客在此都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往昔我勤于梦想,如今一旦登高,心中无比畅快。寻师访道的话语尚未停止,扶着拐杖向玄水涌流而进。九天之上,云层裂开,鲜雨倾泻而下,一池波澜翻滚如琼玉。亭阁高耸,雪花喷洒,令人感到寒意逼人,地面寒冷,风霜满天飞舞。老龙似乎对此早已习以为常,雷泽千年,始终不断。必定是天上的瑰宝,想要追寻源头,驾驭黄鹤而去。康乐曾经登上最高处,谪仙也曾在岩前宿歇。壁间的禅意已经留下了诗句,想象那思泉倾注万斛。如何能得前人不曾道出的句子,与羲之仙人共醉吟诵。千峰如峡,苍波环绕,二十四滩依旧如箭般迅速。转头溪风一划,寒意袭来,只愿效仿双凫,驶向山曲。

注释:

  • 洞天: 指山中幽深的洞穴,也引申为名山大川中的风景区。
  • 玄鹤: 一种神鸟,象征着高洁和长寿。
  • 青牛: 传说中的神兽,常与道教相关。
  • 谪仙: 指被贬谪的神仙,典型的代表是李白。
  • 羲仙: 指古代的道教仙人,传说中有高超的道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孝严(约1010年-1080年),字子华,号静斋,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石门洞》创作于王孝严游历石门洞时,诗中描绘了石门洞的壮美景色及其引发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石门洞》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细腻地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结合。在诗中,王孝严通过对洞天、山水、飞瀑和白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意境。诗的开头提到“天下洞天三十六”,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暗示了人间的仙境与理想的追求。随着诗歌的展开,作者通过对自己经历的描绘,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寻求精神寄托的向往。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青牛”、“白云”、“琼玉”等,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美感,也深化了主题。

此外,诗中有对古代文化的追溯和对前人诗句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渊博的学识与对传统的敬仰。结尾处以“但效双凫到山曲”收尾,意象的回环使得整首诗在哲思与情感上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下洞天三十六: 提出洞天的数量,引出主题。
  2. 玄鹤洞天一仙谷: 强调此洞天的神秘与独特。
  3. 两山对峙一如门: 描绘山的形态,引出“门”的意象。
  4. 深崖百丈垂飞瀑: 形象地描绘瀑布的壮观。
  5. 青牛往矣不复见: 表达对神秘生物的怀念。
  6. 白云空锁故山麓: 传达一种孤独感与对故土的思念。
  7. 奇哉胜地得人胜: 赞美此地的美好。
  8. 至今俗客来忘俗: 描述游人沉醉于此地的情景。
  9. 向来我实劳梦想: 反思自己对理想的追求。
  10. 一旦登临快心目: 登高后心情的愉悦。
  11. 寻师访道语未罢: 表达对道理的渴求。
  12. 扶藜上朝玄水渌: 描绘朝圣的过程。
  13. 九天云绽漏上雨下鲜雨: 形容天气的变化。
  14. 一沼波翻溅琼玉: 用比喻渲染水波的美丽。
  15. 亭高喷雪逼人寒: 描述亭阁的高耸与寒冷。
  16. 地冷风霜满空蔌: 传达一种孤寂的环境。
  17. 老龙底事不知倦: 老龙比喻自然的永恒。
  18. 雷泽千年无断续: 自然景观的持久。
  19. 必是分潢天上来: 诗人感叹其源自天界。
  20. 便欲穷源驾黄鹄: 表达追寻源头的渴望。
  21. 康乐曾登最高处: 提到历史人物的经历。
  22. 谪仙几向岩前宿: 诗人对谪仙的敬仰。
  23. 壁间禅压已有诗: 说明壁上已有诗句的存在。
  24. 想见思泉倾万斛: 意象丰富,表达对诗的渴望。
  25. 安得前人不道句: 希望得到前人未曾留下的句子。
  26. 更与羲仙醉时读: 期望与高人共饮吟诗。
  27. 千峰如峡苍波束: 描绘山峰的壮丽。
  28. 二十四滩犹箭速: 形容水流的急速。
  29. 转头溪风一棹寒: 风景的转变带来的感受。
  30. 但效双凫到山曲: 以双凫作比,表达归隐之愿。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千峰如峡”比喻山的壮丽。
  • 拟人: “老龙底事不知倦”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前人文化的敬仰,体现了隐士的生活理念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天: 寓意人间仙境。
  • 青牛: 象征神秘和追寻。
  • 白云: 代表自由与遨游的心境。
  • 琼玉: 美丽与珍贵的象征。
  • 老龙: 自然力量的象征,永恒不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石门洞》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孝严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青牛”象征什么?

    • A. 神秘与追寻
    • B. 富贵
    • C. 亲情
  3. “千峰如峡苍波束”的意思是?

    • A. 山峰如云
    • B. 山峰壮丽
    • C. 水流急速

答案:

  1. B. 王孝严
  2. A. 神秘与追寻
  3. B. 山峰壮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孝严的《石门洞》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然而,王孝严更侧重于哲思与道教文化的融入,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体情感的宣泄和豪放的气魄。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

以上是对《石门洞》的全面分析和解读,涵盖了原文、翻译、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以及相关作品推荐,为读者提供了多维度的理解与学习。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答范石湖牡丹诗 次韵南轩先生榕溪阁阁山谷所名也 次韵李提点雪中登楼之什二首 次韵李提点雪中登楼之什二首 次韵李提点雪中登楼之什 次徐令韵 寓壶源僧舍三绝 寓壶源僧舍三绝 寓壶源僧舍三绝 月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皂白不分 讳恶不悛 私字儿的字 雨字头的字 王极 包含肯的成语 侧息 班师得胜 退隐 三点水的字 斗筐 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字 刘毅答诏 柳营花市 入字旁的字 幕里红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