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汉上暮春》

时间: 2025-05-04 02:12:47

诗句

鱼苗初出水,十里浪花圆。

客有登楼赋,家无负郭田。

雨来迎社日,春到浴蚕天。

信美非吾土,岷峨落照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2:47

原文展示:

汉上暮春
作者: 张问陶

鱼苗初出水,十里浪花圆。
客有登楼赋,家无负郭田。
雨来迎社日,春到浴蚕天。
信美非吾土,岷峨落照边。

白话文翻译:

在汉水岸边的暮春时节,鱼苗刚刚出水,十里之外的浪花翻滚如圆。客人登楼作诗,而我家却没有被田地所耽误。雨水来临,正好迎接社日,春天的到来使得蚕虫得以洗浴。虽然这里的美景并非我出生的地方,但岷山与峨眉山的落日余晖映照着这片土地。

注释:

  • 鱼苗:指刚孵化出来的小鱼。
  • 社日:是古代祭神的日子,通常在农历二月或三月。
  • 浴蚕天:指春天蚕宝宝需要洗浴的时期,意指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 信美:确实美丽。
  • 岷峨:指岷山和峨眉山,都是四川的名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问陶(约1660-1730),清代诗人,字希白,号问陶,晚号问斋。张问陶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汉上暮春》创作于清代,正值农耕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中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诗歌鉴赏:

《汉上暮春》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暮春时节的生机与活力。首联“鱼苗初出水,十里浪花圆”用清新的意象,营造出春天的气息,鱼苗出水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十里浪花则传达出春水奔涌的动态美。接着,诗人提到“客有登楼赋”,表现出诗人对文人雅士的敬仰与羡慕,同时“家无负郭田”则隐含着对农田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第三联“雨来迎社日,春到浴蚕天”更是将自然与人事结合,描绘了春雨滋润万物的景象。最后,诗人以“信美非吾土,岷峨落照边”收尾,虽然认为此地美景并非自己的故乡,但岷山与峨眉山的壮丽依然让人感到亲切与温暖。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还蕴含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鱼苗初出水:描绘春天的生机,暗示新生事物的诞生。
  2. 十里浪花圆:展现春水的浩荡,象征着春天的活力。
  3. 客有登楼赋:表现出对文人雅士的赞美,营造出文化气息。
  4. 家无负郭田: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珍视,体现出诗人的乡土情怀。
  5. 雨来迎社日:将自然的变化与人事结合,迎接节日的喜庆。
  6. 春到浴蚕天:描绘春天的温暖与万物复苏,象征着繁荣的希望。
  7. 信美非吾土:诗人感叹此地之美却非故乡,流露出游子的情感。
  8. 岷峨落照边:以壮丽的山景作为结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交织。
  • 对仗:上下联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具体意象传达抽象情感,如“鱼苗”与“浪花”代表生机与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鱼苗:象征新生,代表希望。
  • 浪花:象征活力,春水翻滚,彰显生命力。
  • 社日:象征传统文化与生活的联系,表现了对节日的重视。
  • 岷峨: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观,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社日”是指什么? A. 祭祀节日
    B. 春天的开始
    C. 农忙季节

  2. 填空题:诗中“鱼苗初出水”描绘了_____的生机。

  3. 判断题:全诗表达了对故乡的强烈思念。 (对/错)

答案:

  1. A
  2. 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春望》与《汉上暮春》,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春望》更加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而《汉上暮春》则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与感悟,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必读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湖 西湖竹枝 其二十四 西湖杂咏 西湖邂逅山阴俞不仝连日欢饮席上口占 其三 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二 西湖 西湖戏作 西湖晚意 西湖小聚席间示诸友 西湖竹枝 其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字旁的字 怀铅握素 百废具举 一洗而空 被参 凵字底的字 車字旁的字 华岁 七返还丹 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欬唾 瓦字旁的字 夫子自道 包含寸的成语 衣字旁的字 优劳 基本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