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喜李半亭》

时间: 2025-07-12 14:09:35

诗句

万岭危南诏,千江隘益州。

帆樯天上过,沙水劫前流。

蜀鸟多啼雪,蛮花不感秋。

弓衣人竞织,新咏遍荒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4:09:35

原文展示:

万岭危南诏,千江隘益州。
帆樯天上过,沙水劫前流。
蜀鸟多啼雪,蛮花不感秋。
弓衣人竞织,新咏遍荒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南诏和益州的地理环境,表现了作者的游历感受。万山倾斜的南诏,千条江水挤迫的益州,船帆在天空中掠过,沙水在劫难之中流淌。蜀地的鸟儿在雪中啼叫,蛮族的花儿却对秋天毫无感触。身穿弓衣的人们争相编织,新的诗歌在荒凉的地方四处传播。

注释:

  • 万岭:形容山峦起伏,指南诏地区的山脉。
  • 南诏:古代的一个部落,位于今云南地区。
  • 千江:形容江流众多,指益州地区的河流。
  • 帆樯:帆船的桅杆,诗中表示船只在空中行驶。
  • 沙水:指沙滩和水流,可能暗指江河的流动。
  • 蜀鸟:指在四川地区的鸟类。
  • 蛮花:指蛮族的花,可能象征着边疆的野花。
  • 弓衣人:指穿着弓衣的织工,可能指少数民族或农民。
  • 荒陬:荒凉的地方,隐喻偏僻的地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问陶(生卒年不详),字仲熙,号问陶,清代诗人,生于江西,后迁至四川。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题材,作品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创作背景:

《喜李半亭》创作于张问陶游历南诏与益州期间,反映了他在云贵川地区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诗歌鉴赏:

《喜李半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地域风情,诗人在南诏与益州的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深刻联系。开头两句以“万岭”和“千江”作为引子,描绘了壮丽的山河,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气势。接下来的“帆樯天上过,沙水劫前流”,则通过对比,表现出人类活动与自然力量的交织,船只在高空掠过,沙水在劫难中流动,仿佛在暗示自然的无常与人类的渺小。

后半部分中,蜀鸟的啼鸣与蛮花的静默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慨。最后一句“弓衣人竞织,新咏遍荒陬”,则表达了人们在艰苦环境中仍然努力创造、歌唱的精神,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岭危南诏:描绘南诏地区的险峻山脉,暗示其地理特征。
  2. 千江隘益州:表现益州的水系丰富,地形狭窄,生动地展现出自然环境。
  3. 帆樯天上过:夸张手法,突出船只在高空行驶,展现了超现实的景象。
  4. 沙水劫前流:象征自然的肆虐与变化,暗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
  5. 蜀鸟多啼雪:展现了地方特有的自然景观,突显了生命的活跃。
  6. 蛮花不感秋:表现出某种冷漠与无奈,暗示了不同生命状态的对比。
  7. 弓衣人竞织: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体现了人类的勤劳。
  8. 新咏遍荒陬:传达出诗人对新生活的希望与对未来的展望。

修辞手法:

  • 夸张:如“帆樯天上过”,增强了意象的震撼力。
  • 对比:蜀鸟与蛮花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情感的深度。
  • 象征:沙水和山岭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渺小。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在于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描绘,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在艰难环境中仍然不懈努力、积极生活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岭:象征壮丽与险峻,代表自然的伟大。
  • 千江:象征流动与生命,代表自然的丰富。
  • 沙水:象征变化与不确定性,暗示自然的力量。
  • 蜀鸟:象征生命的活力,代表自然的美好。
  • 蛮花:象征生命的冷漠,暗示无情的环境。
  • 弓衣人:象征劳动与创造,代表人类的不屈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词语代表了南诏地区的山脉?

    • A. 千江
    • B. 万岭
    • C. 蜀鸟
    • D. 弓衣人
  2. “帆樯天上过”中的“帆樯”指什么?

    • A. 船只的桅杆
    • B. 风筝
    • C. 飞鸟
    • D. 幻想的景象
  3. 诗中提到的“弓衣人”是指?

    • A. 战士
    • B. 织工
    • C. 渔民
    • D. 诗人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作品,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美。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展现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与《喜李半亭》均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家园的思念,前者侧重于情感的细腻,后者则展现了广阔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张问陶研究》:深入探讨张问陶的生平与作品。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提供古诗的鉴赏思路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甲子岁十月二十四日夜半梦遇故人于山水间饮酒赋诗既觉仅能记一二乃追补之二首 其二 秋日怀东湖 雨夕枕上作 凌云醉归作 村居日饮酒对梅花醉则拥纸衾熟睡甚自适也 秋兴 湖上今岁游人颇盛戏作 离家示妻子 思子虡 村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隶字旁的字 包含榆的成语 舌字旁的字 女叔 衔石填海 鸱张 折文旁的字 远害全身 蒙冤受屈 测量学 吟卷 魚字旁的字 熟视无睹 一路神祇 朽秽 耂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