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0:1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0:12:38
雪后前新乐 其二
作者:张问陶
野旷阴晴乱,沙沈草树凉。
城寒出鸡犬,篱破见牛羊。
人貌羲皇古,河流浦溆长。
满前图画意,只是倦津梁。
在辽阔的野外,阴晴变化无常,沙土沉积在草木上,透出一股凉意。城中寒气逼人,鸡犬在外鸣叫,破旧的篱笆旁,可以见到牛羊。人们的容貌仿佛是古代的羲皇,河流在岸边缓缓流淌,似乎无尽头。眼前的画面如此美好,却只是因为疲倦而不想再去欣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羲皇”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羲和是太阳的化身,因此提到羲皇往往与光明、智慧相关,暗示人们对古代理想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问陶,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常流露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他的诗风清新秀丽,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雪后的某个清晨,诗人描绘了雪后初晴的自然景观,反映了他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感受。
《雪后前新乐 其二》展现了张问陶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与深刻体悟。诗的开篇“野旷阴晴乱”,将读者带入一个辽阔而多变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开阔而又自由的感觉。接着,以“沙沈草树凉”描绘了雪后大地的冷清与宁静,沙土沉积在草木上,既有自然的静谧,又有一种清新的冷意,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城寒出鸡犬,篱破见牛羊”则将视角转向人类生活的角落,描绘了寒冷的城市中,鸡犬的鸣叫和破旧篱笆旁牛羊的悠然,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交融,同时也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人貌羲皇古,河流浦溆长”,这里的“羲皇”不仅是一种理想化的象征,也暗示了人们对古代智慧的追求,河流的悠长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最后两句“满前图画意,只是倦津梁”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倦怠与无奈,尽管眼前的美景如画,但内心却因生活的琐碎而感到疲倦,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张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后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表达了对美好景象的向往和内心的倦怠,展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羲皇”指代的是哪个象征?
“野旷阴晴乱”中“阴晴”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倦津梁”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问陶与王维的作品都强调自然景色的描绘,但张问陶更多地体现出对生活的倦怠与思考,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现内心的宁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