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0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09:32
扬州地分官
文天祥 〔宋代〕
五骑驰来号徼巡,
咆哮按剑一何嗔。
金钱买命方无语,
何必豺狼骂北人。
便当缟素驾戎车,
畏贼何当畏虎如。
看取摘星楼咫尺,
可怜城下哭包胥。
一队骑兵飞驰而来,声势浩大地进行巡逻,
他们怒吼着,手握着剑,显得十分愤怒。
用金钱来买命的人已经无话可说,
何必像豺狼一样去骂北方人。
不如穿上白衣,驾着战车,
畏惧贼寇,何必害怕如虎般的敌人。
看那触手可及的摘星楼,
可怜城下的包胥在哭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包胥的故事出自《史记》,他因忠心耿耿而为国捐躯,后世多以其形象来表达忠诚与哀伤。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山谷,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刚正不阿,反对外敌入侵,最终为国捐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动荡不安,外有金、元侵扰,内有腐败无能的统治,文天祥以诗歌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与愤懑。
《扬州地分官》是文天祥对国家沦陷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诗中通过骑兵的巡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骑兵的愤怒与咆哮象征着国家面临的危机。诗人对“金钱买命”的无奈表示了对社会黑暗的控诉,反映了在动荡时代,人民的生存困境。接着,诗人提到穿上白衣的选择,表现出一种对自由与清白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暴力的反思。最后,提到“摘星楼”与“哭包胥”,则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对忠诚与悲伤的深沉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透过历史的镜头,传递了文天祥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也表现出他作为一个文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骑兵的怒吼与包胥的哭泣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个忠诚文人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悲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钱买命”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A. 贪污腐败
B. 人民无奈
C. 战争频繁
D. 外敌入侵
“可怜城下哭包胥”中的包胥象征着什么?
A. 忍耐
B. 忠诚
C. 胜利
D. 胜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文天祥的《扬州地分官》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文天祥更侧重于个人的责任与理想,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民生与社会的整体状态。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