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9:21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
作者:柳宗元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
林邑东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汤。
蒹葭淅沥含秋雾,橘柚玲珑透夕阳。
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
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不要叹息,因为秋天的到来已让几只大雁飞过。林邑的山峰东边如同战戟,牂牁江水南流恰似热汤。蒹葭在秋雾中轻轻摇曳,橘子和柚子在夕阳中显得格外玲珑。这里不是白蘋洲的游子,我还想远远地询问潇湘的情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涵盖诗歌、散文、寓言等,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柳宗元被贬至永州期间,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时事的感慨。在这段时间,诗人常常借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通过对山水的描写传达内心的孤独与忧思。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是柳宗元在贬谪生涯中的一首佳作,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通过“临蒸且莫叹炎方”一句,描绘出夏季的炎热气候,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但随即转入“为报秋来雁几行”,却又带来了秋天的希望与美好,展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接下来,诗人用“林邑东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汤”描绘了南方的自然景观,山水相映,生动形象。这里的山如戟,水如汤,既有形象的描绘,又传达出一种浓厚的地方特色,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蒹葭淅沥含秋雾,橘柚玲珑透夕阳”两句则将秋天的意境渲染到极致,蒹葭的轻摇与橘柚的玲珑形成鲜明的对比,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令人心生向往。
最后两句不仅回到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对故乡的深情呼唤,诗人并不在白蘋洲边,却依然对潇湘充满了思念与关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柳宗元的艺术风格与人生态度,使其成为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柳宗元在贬谪生活中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雁”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柳宗元的诗风格是什么?
A. 热烈奔放
B. 清新自然
C. 哀怨伤感
D. 华丽浮夸
“水如汤”中的“汤”指什么?
A. 寒冷的水
B. 温暖的水
C. 污浊的水
D. 清澈的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静夜思》(李白)与《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更为直接而浓烈,柳宗元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细腻地传达出孤独的感受。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