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12:1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2:17:16
忆秦娥•鹦哥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猫来也。鹦哥唤道哥哥打。
哥哥打。声声忏悔,摩诃般若。
美人怜惜愁偏惹。粉盂喂肉犀帘下。
犀帘下。金笼半启,雪衣轻洒。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鹦鹉在呼唤它的主人。主人被猫吓到了,鹦鹉则不断呼唤着“哥哥”。它的声音充满了忏悔之意,似乎在诉说着复杂的心情。美人对它的怜爱却又引发了更多的愁苦。在犀帘的掩映下,有一只粉色的碗里盛着肉,鹦鹉在金笼里半开着的状态中,轻轻地撒下雪白的衣衫。
作者介绍:董以宁,明代女诗人,生平不详,因其作品展现了独特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受到后人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作者通过鹦鸽的呼唤,表达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鹦鸽的呼唤展现了情感的复杂性。开头的“猫来也”便设定了紧张氛围,暗示潜在的威胁。鹦鸽的呼喊“哥哥打”不仅是对主人的呼唤,也象征着对保护的渴望和对情感的依赖。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将自然与情感交织,展现出一种细腻又忧伤的美感。
“声声忏悔,摩诃般若”则引入了哲学的思考,表明这种情感并非单纯,而是复杂的内心交织。美人对鹦鸽的怜惜与愁苦相辅相成,反映出人际关系中的微妙情感。
后半部分的“金笼半启,雪衣轻洒”如梦似幻,描绘出一种既被束缚又向往自由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诗意的美感。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流露出对生命、爱情与自由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鹦鸽的呼唤与美人的愁绪,表达了对爱情、自由及生活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内心情感的复杂与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猫来也”所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美人怜惜愁偏惹”中的“怜惜”指的是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金笼”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请您根据以上内容进行学习与思考,进一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