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9:0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9:02:46
青灯里。冷风飒飒鸣窗纸。鸣窗纸。夜来慵睡,朝来慵起。梦回依旧人千里。半床斜月衾如水。衾如水。天涯别苦,一般滋味。
在青灯下,冷风呼啸,窗纸发出啾啾的声响。夜里懒散地入睡,早晨懒洋洋地起床。梦中回忆起那人,却已相隔千里。半床的斜月,薄被如水般轻柔。无论天涯相隔,苦涩的滋味都是一样的。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通过意象和情感的传达,反映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孤独与思念的主题,这种抒情的方式在古代文人中十分普遍。
作者介绍:郑元昭,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孤独和离别时的情感状态。诗人在寂静的夜晚,面对窗外的冷风,感受到的是生活的无奈与思念的苦楚。
这首《忆秦娥 其一》通过简单的意象与清淡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以“青灯里”引入,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冷风与鸣窗纸声交织,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孤寂。接着,诗人通过“夜来慵睡,朝来慵起”表达了一种懒散与无奈的生活状态,反映出对于生活的无力感。
“梦回依旧人千里”一句,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离别的痛苦让人感到难以承受。半床斜月的意象不仅描绘了月光的柔和,也象征着思念的悠长与深切。最后一句“天涯别苦,一般滋味”道出离别的普遍痛苦,强调了无论彼此相隔多远,心中的苦涩都是相同的。
整首诗在情感上真挚而细腻,字句虽然简练,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离别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揭示了人们在时光流逝中对爱与生活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青灯”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衾如水”是用来描述什么的?
诗人在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郑元昭的《忆秦娥 其一》在思念的表达上更为细腻,情感层次也展现得更加丰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但郑元昭更多地通过环境和细节描绘内心的孤独,而李清照则更多采用直接的情感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