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6:12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春节期间不求与人面对面拜年的心情,只愿通过书信(名纸)来传达祝福。早晨时分,来自朋友的祝福信件已经满满一屋子。我也像其他人一样,随意寄出几张祝福信,世俗的情感似乎嫌弃简朴的祝福,却不介意那些空洞的虚情。
作者介绍:文征明(1470年-1559年),字伯禽,号文徵,晚号思白,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精通书法和绘画,被誉为“文人画”的代表之一。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相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明代春节期间,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拜年习俗的思考与感慨。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拜年是表达祝福和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
《拜年》是一首反映春节拜年习俗的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的开头“不求见面惟通谒”,体现了作者对传统交往方式的反思,强调了现代人越来越依赖书信而非面对面的交流。接着提到“名纸朝来满敝庐”,则展示了人际间热络的祝福与问候,家中信件满满,似乎象征着人情的温暖。然而,诗人又自觉地“我亦随人投数纸”,在追随世俗风气的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自嘲。最后一句“世情嫌简不嫌虚”,则是诗人对当今社会礼节的评论:人们往往重视形式而忽视内容,简单的祝福反而被看作不够诚意,而空洞的华丽辞藻却能被接受。这种对比揭示了人际交往中的虚伪与表面化,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真实关系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通过拜年这一传统习俗,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形式化,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真实情感的渴望与对社会风气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祝福?
诗中“世情嫌简不嫌虚”反映了什么?
诗人对当今社会人际交往的态度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