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1:12
一枝春
作者:周之琦 〔清代〕
珂里新晴,试清游过却愔愔坊陌。
欢期暗数,艳景易成陈迹。
旗亭唤酒,倩评跋好春颜色。
吟遍了,紫曲尘香,惟是燕莺曾识。
幽兰素芬堪摘。怕东风认作寻常标格。
琴心倦倚,梦里水波空碧。
何人寄语,但花外玉箫知得。
重看取小字银钩,冷绡翠拭。
在刚刚晴朗的日子里,我在清晨游玩,经过那幽静的街巷。心中暗自期待着美好的时光,然而美景却容易变成过往的回忆。在旗亭中我叫来酒,朋友们赞美这春天的美丽色彩。吟唱过后,紫色的曲子散发着香气,只有燕子和莺鸟曾经识得。幽兰的芬芳值得采摘,唯独怕东风会将其视作平常的标志。琴心疲倦地倚靠着,梦中水波荡漾而空灵。谁能传达我的心声,唯有那花外的玉箫才知晓我的情感。再看那细小的字迹,用银钩轻轻拭去冷霜。
作者介绍
周之琦(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致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雅致,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一枝春》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在游玩时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因此借景抒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一枝春》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抒发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开篇的“珂里新晴”,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清新,紧接着的“愔愔坊陌”则传达了一种宁静而幽美的氛围。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欣赏,令人感受到一种美好的生活愿景。
“欢期暗数,艳景易成陈迹”一句,透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似乎在提醒人们要把握当下。然而,生活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却让这些美景逐渐成为过去。旗亭中的饮酒和谈笑,虽是欢愉,却也流露出一丝对美好瞬间易逝的惋惜。
诗中多次提到的“兰”、“燕莺”等意象,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尤其是“琴心倦倚,梦里水波空碧”,描绘出一种内心的疲惫与追求宁静的渴望。最后的“何人寄语,但花外玉箫知得”,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奈,唯有音乐能够理解诗人的心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旗亭”指的是:
诗中“何人寄语,但花外玉箫知得”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的“幽兰”象征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周之琦的诗歌风格和主题思想。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