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9:1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9:17:13
原文展示:
桃源忆故人 何澹 〔宋代〕
拍堤芳草随人去。洞口山无重数。翦朝露成树。争晚渔翁住。今人忍听秦人语。只有花无今古。欲饮仙家寿醑。记取桥边路。
白话文翻译:
岸边的芳草随着行人离去,洞口的山峦数不胜数。清晨的露水凝结成树。渔翁争相在傍晚时分停留。今人忍心听秦人的话语。只有花朵不分古今。想要饮用仙家的长寿美酒。记住桥边的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澹,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的山水画卷,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向往。诗中的“桃源”象征着理想中的避世之所,而“秦人语”则暗示了古今的隔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桃源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向往。诗中“拍堤芳草随人去”一句,以芳草随人离去的景象,暗示了尘世的离别和无常。而“洞口山无重数”则描绘了桃源的幽深和神秘。后文通过“翦朝露成树”和“争晚渔翁住”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桃源的宁静和恬淡。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仙家美酒的向往,以及对桥边路的记忆,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无限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桃源的幽深和神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古今的对比,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无限憧憬和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拍堤芳草随人去”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岸边芳草随着行人离去 B. 岸边芳草随风摇曳 C. 岸边芳草被行人踩踏 D. 岸边芳草被行人采摘 答案:A
诗中的“洞口山无重数”形容了什么? A. 山峦数不胜数 B. 山峦重叠 C. 山峦稀少 D. 山峦高耸 答案:A
诗中的“翦朝露成树”比喻了什么? A. 清晨露水凝结成树 B. 清晨露水滴落成树 C. 清晨露水蒸发成树 D. 清晨露水冻结成树 答案:A
诗中的“争晚渔翁住”描绘了什么情景? A. 渔翁争相在傍晚时分停留 B. 渔翁争相在傍晚时分离去 C. 渔翁争相在傍晚时分捕鱼 D. 渔翁争相在傍晚时分休息 答案:A
诗中的“只有花无今古”表达了什么? A. 花朵不分古今 B. 花朵只有古代才有 C. 花朵只有现代才有 D. 花朵只有古代和现代才有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