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盟忠楼》

时间: 2025-05-01 03:35:40

诗句

绝顶开高阁,雄规壮北门。

侧身见辽海,举首接天阍。

击楫前贤志,裁襟国士恩。

叮咛二三子,毋负此盟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5:40

原文展示:

盟忠楼 戚继光 〔明代〕 绝顶开高阁,雄规壮北门。 侧身见辽海,举首接天阍。 击楫前贤志,裁襟国士恩。 叮咛二三子,毋负此盟言。

白话文翻译:

在极高的山顶上建造了一座高阁,其雄伟的规模壮大了北门的气势。 侧身望去可以看到辽阔的海域,抬头则仿佛能触及天宫的大门。 我决心像前贤那样坚定不移,感恩于国家的恩典。 我郑重地告诫你们这些年轻人,不要辜负了我们的誓言。

注释:

  • 绝顶:极高的山顶。
  • 高阁:高大的楼阁。
  • 雄规:雄伟的规模。
  • 北门:指北方的重要门户。
  • 辽海:指辽阔的海域。
  • 天阍:天宫的大门,比喻极高的地方。
  • 击楫:比喻决心坚定,如击水前进。
  • 前贤:前代的贤人。
  • 裁襟:比喻接受国家的恩典。
  • 国士:国家的杰出人才。
  • 叮咛:郑重地告诫。
  • 二三子:指年轻人。
  • 毋负:不要辜负。
  • 盟言:誓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戚继光(1528-1588),明代著名军事家、抗倭名将,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其军事生涯和忠诚报国的情怀。《盟忠楼》这首诗体现了戚继光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后辈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戚继光视察或驻守北方边疆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忠诚报国的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阁的雄伟和辽阔的海域,展现了戚继光的豪迈情怀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中的“击楫前贤志,裁襟国士恩”表达了诗人决心效仿前贤,感恩国家的培养。最后两句“叮咛二三子,毋负此盟言”则是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不要辜负了前辈的誓言和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绝顶开高阁,雄规壮北门”:描绘了高阁的雄伟,象征着国家的强盛和边防的坚固。
  • “侧身见辽海,举首接天阍”:通过辽阔的海域和极高的天宫大门,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 “击楫前贤志,裁襟国士恩”:表达了诗人决心效仿前贤,感恩国家的培养。
  • “叮咛二三子,毋负此盟言”: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不要辜负了前辈的誓言和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击楫”比喻决心坚定,“天阍”比喻极高的地方。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绝顶开高阁,雄规壮北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忠诚报国的精神。

意象分析:

  • 高阁:象征国家的强盛和边防的坚固。
  • 辽海:象征辽阔的边疆和国家的边防。
  • 天阍:象征高远的理想和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击楫”比喻什么? A. 决心坚定 B. 航海 C. 战斗 答案:A

  2. 诗中的“天阍”比喻什么? A. 极高的地方 B. 天宫的大门 C. 天空 答案:B

  3. 诗中的“二三子”指什么? A. 年轻人 B. 朋友 C. 学生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戚继光的其他诗作,如《出塞》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军事生涯和诗歌风格。

诗词对比:

  • 与同时代的其他边塞诗人的作品对比,如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可以比较不同诗人在表达边疆情怀和忠诚报国主题上的异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戚继光诗集》:收录了戚继光的主要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创作。
  • 《明代边塞诗研究》:研究明代边塞诗的专著,可以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诗歌特点和主题。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六扬扇 神宗皇帝挽辞二首 乌塘 道逢文通北使归 送吴显道五首 吐绶鸡 葛郎中挽辞二首 其一 叶致远置洲田以诗言志次其韵二首 和御制赏花钓鱼二首 信都公家白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舌字旁的字 敲榨勒索 疥癞之疾 木讷寡言 衣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郁肉漏脯 繁礼多仪 发综指示 笔资 马上房子 撅坑撅堑 魚字旁的字 禀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