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守居园池杂题·披锦亭》

时间: 2025-07-27 14:26:48

诗句

繁红层若云,密绿叠如浪。

青帝不寻春,满园开步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26:48

原文展示:

守居园池杂题·披锦亭 文同 〔宋代〕

繁红层若云,密绿叠如浪。 青帝不寻春,满园开步障。

白话文翻译:

繁花层层如同云彩,浓密的绿叶叠叠如同波浪。 春天的主宰青帝不寻找春天,整个园子就像展开的步障一样盛开着花朵。

注释:

  • 繁红:指繁多的红花。
  • 层若云:形容花多且层层叠叠,如同云彩一般。
  • 密绿:指浓密的绿叶。
  • 叠如浪:形容绿叶层层叠叠,如同波浪一般。
  • 青帝:古代神话中的春神,掌管春天。
  • 不寻春:这里指春天已经到来,无需寻找。
  • 步障:古代贵族出行时用来遮挡风尘的布幕,这里比喻园中花朵盛开,如同展开的步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的成就。文同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守居园池中披锦亭周围的景色,通过繁花和绿叶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诗中“青帝不寻春”一句,暗示了春天的自然到来,无需刻意寻找,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园池中的美景。首句“繁红层若云,密绿叠如浪”通过对比繁花和绿叶的层层叠叠,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丰富多彩。后两句“青帝不寻春,满园开步障”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春天的到来比喻为青帝的自然行为,而园中的花朵盛开则如同展开的步障,美丽而壮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繁红层若云”:通过“繁红”和“层若云”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花朵的繁多和层层叠叠的景象,如同云彩一般美丽。
  • “密绿叠如浪”:用“密绿”和“叠如浪”来形容绿叶的浓密和层层叠叠,如同波浪一般起伏。
  • “青帝不寻春”:这里的“青帝”指的是春神,暗示春天的自然到来,无需刻意寻找。
  • “满园开步障”:将园中花朵盛开的景象比喻为展开的步障,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壮观。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层若云”和“叠如浪”都是比喻手法,分别将繁花和绿叶的景象比喻为云彩和波浪,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青帝不寻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春天的到来比喻为春神的行为,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春天的自然美和生机盎然。通过繁花和绿叶的描绘,以及对春天自然到来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意象分析:

  • 繁红:象征着春天的繁花,代表着生机和美丽。
  • 密绿:象征着春天的绿叶,代表着生命和活力。
  • 青帝:象征着春天的主宰,代表着自然规律和季节的更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繁红层若云”形容的是什么? A. 云彩 B. 花朵 C. 绿叶 D. 波浪

  2. “青帝不寻春”中的“青帝”指的是什么? A. 春神 B. 夏神 C. 秋神 D. 冬神

  3. 诗中“满园开步障”比喻的是什么? A. 花朵盛开 B. 绿叶茂盛 C. 云彩 D. 波浪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夜宴桃李园序》:描绘春天夜晚的宴会场景,与文同的这首诗有相似的春天气息。
  • 杜甫《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时局的感慨,与文同的这首诗在主题上有所呼应。

诗词对比:

  • 文同的《守居园池杂题·披锦亭》与苏轼的《春夜宴桃李园序》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文同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融入了人文活动的元素。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文同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其诗歌。

相关查询

花自落 张海门太史金镛嘱题其室人钱杜香女史画梅遗墨 花非花 柳花 花非花 西湖曲 花非花 雾凇 花非花 花非花 自题履错集赠奚天吴 花非花 其三 咏韭 花非花 其二 古意 花非花 其一 古意 花非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寖寖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以耳为目 毋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练巾 干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水中捞月 枉道事人 掇臀捧屁 满打满算 驼褐 矛字旁的字 包含阎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