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7:3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7:38:45
原文展示:
长桥长,短桥短。
妾意深,郎情短。
西湖湖水十分清,
流出桥花波太软。
白话文翻译:
长长的桥与短短的桥,
我的情意深厚,而你的情意却短暂。
西湖的湖水非常清澈,
流过桥的花朵在波浪中显得柔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同时表达了男女之间情感的差异,可能隐喻了爱情中的不对等和无奈。西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常常与爱情、离别等主题相联系。
作者介绍:
赵庆熹,清代诗人,主要活动于17世纪,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西湖成为文人墨客向往的游览胜地,诗人通过对西湖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爱情观念及对自然美的追求。
《花非花 西湖曲》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复杂情感的诗作。诗中的桥、水、花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情感张力的画面。开头两句对比了桥的长短与情感的深浅,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感慨和无奈。长桥和短桥的对比象征着深情与短暂,揭示了男女情感上的不对等,暗示着在爱情中,往往女性的情感更加深沉,而男性则可能显得更加肤浅。
接下来的描写将视线转向西湖湖水,清澈的湖水不仅象征着纯洁,也映衬出内心的忧伤。最后一句“流出桥花波太软”,生动地表现出自然之美与柔情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情感的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上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爱情的深刻思考,细腻而富有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爱情的思考,尤其是男女情感的差异,表达了深情与短暂、清澈与柔软之间的对比,揭示了情感的复杂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妾意深,郎情短”表达了什么?
西湖湖水的描写主要意图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花非花 西湖曲》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比较,两首诗均涉及自然美与人情,但《庐山谣》侧重于对山水的描绘,而《花非花 西湖曲》则更加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