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04:0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04:01:28
春日寄杨八唐州二首
淮西春草长,淮水逶迤光。
燕入新村落,人耕旧战场。
可怜行春守,立马看斜桑。
漠漠淮上春,莠苗生故垒。
梨花方城路,荻笋萧陂水。
高斋有谪仙,坐啸清风起。
这首诗描绘了淮西春天的景象:春草茂盛,淮水流淌着光辉。燕子飞入新建的村落,农夫在曾经的战场上耕作。令人心疼的是,春天的守望者只得骑马站立,看着斜斜的桑树。淮水边上的春天景色朦胧,杂草在旧营垒中生长。梨花盛开在城外的小路,芦苇和笋子在水边摇曳。高高的书斋里,有位被贬的仙人,正坐在那里吟啸,清风随之而起。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字梦得,号晦庵。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以其风趣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受到后世广泛推崇。刘禹锡的诗作多表现对人生、政治的思考,尤其是在贬谪生涯中,体现了其高洁的品格和对理想的坚持。
这首诗作于唐代安史之乱后,刘禹锡在贬谪中感受到身世与故土的变迁,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和内心的感伤。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他对社会变迁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刘禹锡的《春日寄杨八唐州二首》以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传达出春天的气息与人们生活的变迁。淮西的春草、流淌的淮水,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反映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诗中反复出现的“新村落”和“旧战场”,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也暗示了春天带来的新生。
诗中“可怜行春守,立马看斜桑”的句子,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但诗人却感到一丝孤独与惆怅,仿佛在感慨时间的流逝与理想的失落。最后几句提到“高斋有谪仙,坐啸清风起”,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超脱与不屈,尽管身处贬谪之地,仍然可以与自然对话,享受清风明月的宁静。
整首诗既有对春天的赞美,又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体现出刘禹锡诗歌的深刻与婉约,值得细细品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天与人生的对比,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既有春天的美好,也有对过往的惋惜,体现了刘禹锡深邃的情感与哲思。
诗中描绘的“春草长”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特点?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燕入新村落”中,燕子的归来象征着什么?
A. 历史的结束
B. 春天的到来
C. 战争的开始
D. 秋天的来临
诗人为何提到“旧战场”?
A. 反映历史的沧桑与变化
B. 表达对战争的赞美
C. 形容自然的美丽
D. 描绘农田的丰收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