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江月(舟中赵子野有词见调,即意和之)》

时间: 2025-07-27 20:18:15

诗句

裙折绿罗芳草,冠梁白玉芙蓉。

次公筵上见山公。

红绶欲衔双凤。

已向冰奁约月,更来玉界乘风。

凌波袜冷一尊同。

莫负彩舟凉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18:15

原文展示:

裙折绿罗芳草,冠梁白玉芙蓉。
次公筵上见山公,红绶欲衔双凤。
已向冰奁约月,更来玉界乘风。
凌波袜冷一尊同。
莫负彩舟凉梦。

白话文翻译:

裙子折叠着绿罗纱,脚下芳草如茵;
头上戴着白玉冠,犹如芙蓉花般娇艳。
在公宴上见到了山公,红绶带似乎要与双凤争辉。
已经在冰冷的梳妆台上约好月亮,再来玉界乘风而行。
脚踩波浪,袜子冷得如同一杯酒。
不要辜负这彩舟中的美梦。

注释:

  • 裙折:裙子折叠的样子。
  • 绿罗:绿色的罗纱,指轻盈的衣物。
  • 冠梁:头上的冠饰,精美的装饰。
  • 白玉:用白玉制作的冠饰,象征高贵。
  • 山公:指某位地位显赫的人物,可能是历史或神话中的角色。
  • 红绶:红色的绶带,常用作官员的标志。
  • 冰奁:冰冷的梳妆台,象征着清冷的环境。
  • 玉界:象征着美好、仙境的地方。
  • 凌波:踩在水面上,意指轻盈的步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达祖,字子野,号云溪,宋代词人,擅长小令,作品清丽婉约,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舟中,反映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欣赏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闲适与雅致。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以词人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舟中美好的意境,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交融。开篇通过对裙子和芳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接着,词人将自己置身于公宴之中,与山公的相遇,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社交场景。词中的“红绶欲衔双凤”一语,将官场的荣华与个人的理想结合,既有对名利的向往,也流露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后半部分,词人回归于自然,描绘了与月亮的约定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最后一句“莫负彩舟凉梦”,则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惜时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表现了宋代词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女性的美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 第二联通过“山公”的形象,展现了社交场合的繁华与人情。
    • 第三联表达了词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暗含对自由的向往。
    • 最后一联则是对梦境与现实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绶欲衔双凤”,以绶带比喻荣华,形象生动。
    • 对仗:词中多处运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如“月”与“风”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裙子:象征女性的柔美与纯真。
  • 芳草: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山公:象征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月亮:象征美好与浪漫的情感。
  • 彩舟:代表旅行与自由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公”指代: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位神话角色
    C. 地位显赫的人物
    D. 以上都是

  2. “红绶欲衔双凤”中,“红绶”象征: A. 名利
    B. 爱情
    C. 自由
    D. 友情

  3. “莫负彩舟凉梦”表达的情感是: A. 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生活的失望

答案

  1. D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女性柔美与史达祖《西江月》中自然的和谐,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史达祖研究》

相关查询

莫折花 苗子居运判归宿州同赴武康西县道中奉寄 毛老斗牛 骆谷 吕惠穆挽诗四首 六月十日中伏玉峰园避暑值雨 柳枝 柳池赠丁絪 临阛阁 临高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卝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包含弟的成语 金字旁的字 不遑暇食 昏坎 包含耄的词语有哪些 钻皮出羽 大大咧咧 孤筇 历精图治 倾慕 月落星沉 冯河暴虎 页字旁的字 辩才无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