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

时间: 2025-08-09 13:42:41

诗句

旌节下朝台,分圭从北回。

城头鹤立处,驿树凤栖来。

旧路芳尘在,新恩馹骑催。

里闾风偃草,鼓舞抃成雷。

吏散山禽啭,庭香夏蕊开。

郡斋堪四望,壁记有三台。

人讶征黄晚,文非吊屈哀。

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3:42:41

原文展示

旌节下朝台,分圭从北回。
城头鹤立处,驿树凤栖来。
旧路芳尘在,新恩馹骑催。
里闾风偃草,鼓舞抃成雷。
吏散山禽啭,庭香夏蕊开。
郡斋堪四望,壁记有三台。
人讶征黄晚,文非吊屈哀。
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

白话文翻译

在朝台之下,旌旗迎风飘扬,分封的仪式从北方回归。
在城头高耸的鹤立之处,驿站的树上凤凰飞来栖息。
旧日的道路上还留有芳香的尘土,新近的恩典催促着骑士回归。
村庄的风吹倒了草,鼓声的回响如雷声般震响。
官吏们散去,山间的鸟儿啼鸣,庭院中香气四溢,夏天的花蕊绽放。
郡斋可以四处眺望,墙壁上刻有三台的记载。
人们对黄昏时的征召感到惊讶,文采并非是为了哀悼屈原。
我吟诵《梁甫吟》,便知道这是卧龙的才华。

注释

  1. 旌节:指旗帜,通常用于代表朝廷的威严。
  2. 分圭:古代分封的礼仪。
  3. 鹤立:形容高耸或独特的地位。
  4. 凤栖:凤凰栖息,象征吉祥和高贵。
  5. 芳尘:指美好的气息与记忆。
  6. 馹骑:快马,形容速度快的骑士。
  7. 里闾:指村庄和街道。
  8. 抃成雷:鼓声如雷,形容声音的响亮。
  9. 三台:指历史上有名的三位贤人。
  10. 征黄晚:指黄昏时的征召,令人感到意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江,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政治家。他以诗文并重、风格独特而闻名,尤其擅长乐府诗,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刘禹锡初到郴州时,表达了对新环境的感受与对地方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政治理想与个人命运的思考。郴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诗歌鉴赏

《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是一首描绘郴州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新环境的热爱与赞美。开篇的“旌节下朝台,分圭从北回”便点明了诗人置身于朝廷的背景,隐含着对政治变迁的关注与思考。接下来的描写,既有城头的“鹤立”,又有驿树的“凤栖”,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体现了郴州的自然风光与生机勃勃的气息。

此外,诗中提到“旧路芳尘在,新恩馹骑催”,体现了作者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古老与现代的交替交织在一起,富有时代感。最后,诗人以“人讶征黄晚,文非吊屈哀”来结束,表现出一种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与对历史的反思,暗示他不愿意沉溺于哀伤的情绪,而是要用自己的才华去创造新的未来。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灵动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的独特风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旌节”和“朝台”,展现出一种庄严的氛围,暗示政治背景。
    • 次句: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郴州的独特之美。
    • 第三、四句:旧路与新恩相结合,反映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后半部分:通过对官吏和自然的描写,展示出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鼓舞抃成雷”,将鼓声比作雷声,增强了声音的冲击力。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常用对仗的方式增强音韵美。
  3. 主题思想

    • 本诗反映了作者对新环境的适应与热爱,展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政治与历史的思考。

意象分析

  1. 旌节:象征权威与庄严,反映了政治背景。
  2. :代表高洁与独立,暗示诗人的追求。
  3. :象征吉祥与美好,体现地方的繁荣。
  4. 芳尘:传达过去的美好回忆,带有怀旧之情。
  5. 雷声:象征力量与气势,强调聚集的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旧路芳尘在,新恩馹骑催”意指什么? A. 旧的美好记忆与新的期待相结合
    B. 旧路已经被摧毁
    C. 新的骑士不再回归
    D. 只有美好的回忆

  2. “人讶征黄晚,文非吊屈哀”中“文非”是什么意思? A. 文采出众
    B. 文章不悲伤
    C. 文人不屈服
    D. 文笔优美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庐山瀑布》 by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相比,刘禹锡的这首诗更注重对人文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一个既有历史沉淀又充满生机的地方。而李白则侧重于自然景观的宏伟与壮丽,展现了诗人的豪情与个性。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有着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唐诗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禹锡相关研究论文与专著

相关查询

尾犯 送春,梦窗均,时方悼亡 尾犯 笋 尾犯 尾犯 尾犯 坐赵谷林西池泊花槛看新种青芦悠然动江湖之兴 尾犯 山花子 望阴山 山花子 梅开,悼两大人 山花子 送别 山花子四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韦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举世混浊 飨燕 吸食 龜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人言啧啧 包含滥的词语有哪些 飞构 大饼 包含蔡的词语有哪些 毕足 先知先觉 事结尾的成语 青春难再 心寒齿冷 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