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3:57
和江邻几咏雪二十韵
作者:梅尧臣
十一月将雪,寒谁计有无。
云横冻鹏翼,霰集泣蛟珠。
万里风为使,千门玉作枢。
缟衣来自郑,涛鹭卷从吴。
积甲闻熊耳,观鹅入越都。
庭槐高臃肿,屋盖素模胡。
骋巧能藏丑,论功解饰枯。
巢禽皆白凤,来兽必驺虞。
辽俗休夸豕,燕丹久望乌。
袒裘无壮臂,附火念焦髗。
歌竹休王满,餐毛活使苏。
亡羊何可问,别鹤不应孤。
靡密同脂网,萦回似舞姝。
渐深由片片,取重本铢铢。
日月方收照,乾坤不辨隅。
虽轻自相压,更絜亦终渝。
饥虎僵幽谷,游龙脱劲须。
佳人调密蔗,公子拥貂狐。
共是空囊客,曾非暖席儒。
黄昏特过我,兴与灞陵俱。
这首诗描写的是即将到来的冬雪,表达了诗人对寒冷天气的感受和对雪景的描绘。诗的开头提到十一月即将下雪,寒冷的天气让人无法估计雪的多少。接着描绘了天空的云层厚重,冻结的鹏鸟翅膀,雪花像泪珠般聚集。诗中提到万里长风吹动,千家万户的门像玉石一样开启。白衣从郑国飘来,波涛与鹭鸟从吴国飞来。接着又提到积雪的声音像熊的耳朵,鹅群进入越国的都城。庭院中的槐树高大而臃肿,屋顶白得像模特儿的胡子。诗人用巧妙的手法掩盖丑陋,讨论功名却又装饰曾经的枯燥。巢中的鸟都变成了白凤,来访的野兽必定是驺虞。辽地的风俗不再夸耀猪,燕丹已久未见乌鸦。袒露的衣裳没有壮硕的臂膀,靠近火的念头使人焦虑。歌声不再悠扬,食物变得生冷。失去的羊何必再问,离开的鹤也不必孤单。细密的网如同脂肪,萦绕如舞者般轻盈。渐渐地,雪花纷纷扬扬,重重叠叠。日月收敛光辉,天地间不再分明角落。虽然轻,依然相互压迫,更加洁净的也终将改变。饥饿的老虎在幽谷中僵硬,游龙挣脱了强壮的须发。佳人调制着甜蜜的甘蔗,公子怀抱着貂皮和狐狸。大家都是一无所有的客人,曾经并非温暖的读书人。黄昏时分,我的情绪与灞陵一同渡过。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德举,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曾任官职。梅尧臣的诗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观和民生,富有生活气息。
本诗创作于冬季,正值寒冷的十一月,诗人通过描写天气变化和自然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哲理思考。
这首《和江邻几咏雪二十韵》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意境而著称。诗人在描写即将到来的雪景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出一种苍凉而又美丽的冬日景象。整首诗的结构严谨,韵律和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能力和深刻感悟。通过对“寒”、“雪”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冬天的感受,也反映了人们在寒冷中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诗中多处使用对比和象征手法,如“万里风为使,千门玉作枢”,以风的力量与门的开启相对照,揭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诗人通过对不同动物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表现出对生命脆弱与坚韧的共鸣。整首诗读来韵味悠长,令人深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描写冬雪的到来,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反思,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人在寒冷的冬季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反映出一种哲理思考的深度。诗中展现出的孤独与思索,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诗中提到“云横冻鹏翼”,这个“鹏”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类
B. 一种神话中的巨鸟
C. 一种动物
D. 一种植物
“袒裘无壮臂”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轻松自在
B. 疲惫无力
C. 奢华享受
D. 忧伤孤独
诗中提到的“佳人调密蔗”中,“密蔗”指的是什么?
A. 甘蔗
B. 粗糙的植物
C. 一种甜食
D. 一种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