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5:51
识郑尚书曳履,嫌高将军涴靴。
难伴小儿上树,且饶跛子看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老年和疾病的感慨。诗中提到郑尚书在走路时拖着鞋子,表现出老人的无奈;而高将军却嫌弃鞋子脏,象征着年轻人的轻视。作者感叹自己年老体衰,无法陪同小孩爬树,只能让跛脚的孩子静静地欣赏花朵,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广惠,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为主,尤其在晚年时的作品更是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作于刘克庄晚年,反映了他对老年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在当时社会,老年人的地位往往被忽视,诗中通过对比年轻人的轻视与自己的无奈,表达了对生老病死的深刻体验。
这首《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通过简洁的语言揭示了老年人的内心世界。诗中以郑尚书和高将军作为对比,展示了老年与年轻之间的差距。郑尚书的“曳履”象征着老年人的无奈和身体的衰弱,而高将军的“嫌高”则反映了年轻人对生活的活力和对细节的关注。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身老态的无奈,更对社会上年轻人对老年人的轻视感到不满。
接着,诗人通过“难伴小儿上树”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老年人无法参与年轻人活动的无力感。诗中提到的“且饶跛子看花”,则表现了即使身体不便,老年人依然渴望欣赏生活的美好。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无奈,也有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形成了对比与和谐的统一。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简练的六言句式,增添了诗的韵律感,读来朗朗上口,同时又富有哲理,能够引发读者的深思。通过生活中的小细节,刘克庄成功地将老年人的心声传达给了读者,使其在感受到无奈的同时,也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珍贵。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老年生活的反思与感慨,通过对比展现了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理解与接受,同时也渗透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诗中提到哪个尚书拖着鞋子行走?
高将军对鞋子的态度是什么?
跛子在诗中做了什么?